2025年4月1、2日夜间,天津科技馆成功完成梅西耶天体马拉松观测活动。在晴朗的春夜中展开了一场长达两夜近20小时的星空追逐战,最终成功观测到107个梅西耶天体,创下观测梅西耶天体的最佳纪录。
梅西耶马拉松不是真正的跑步马拉松,而是对梅西耶天体的观测,是天文爱好者圈内极具挑战性的活动,参与者需在一夜之间尽可能多地观测法国天文学家查尔斯·梅西耶编录的110个深空天体。这些天体包括星云、星团和星系,因分布范围广且部分目标仅出现在特定时间段,观测难度极大。但想要在一夜之间观测全部的110个梅西耶天体,并非任何人随时随地都能做到,这需要天时、地利、人和全部具备才可以。
4月1、2日从傍晚开始,天津科技馆工作人员在落日余晖中架设望远镜、调试相机设备,并通过自动寻星系统掌握快速定位技巧。随着夜幕降临,猎户座大星云(M42)、昴星团(M45)等明亮目标率先被锁定,而午夜后,室女座星系团、后发座球状星团等暗弱天体成为挑战重点。“凌晨3点是最艰难的时刻,低温困倦交织,但当我们通过望远镜看到M51‘涡状星系’清晰的旋臂时,所有人都激动得忘记了疲惫。”天文爱好者贠琰分享道。
为提升观测效率,本次观测采用“电子星图联动系统”, 天津科技馆工作人员通过手机APP实时共享天体位置数据,并借助架设的两台自动寻星天文望远镜捕捉目视难以观测的目标,通过长时间曝光拍摄下它们美丽的倩影。
梅西耶天体表由18世纪法国天文学家查尔斯·梅西耶编纂,包含110个易与彗星混淆的深空天体。梅西耶是一位狂热的“彗星猎手”,一生中共独立发现了13颗彗星,并观测过大量彗星。但那个年代的天文望远镜精度较低,彗星猎手们在搜寻彗星时,经常会苦于将星际间朦胧的深空天体误认作彗星。因为这些深空天体在星空背景中的位置是相对固定的,梅西耶决定制作一份星表,记录下这些天体的位置,以便将它们与移动的彗星区分开来。星表于1774年至1781年分三卷发布,共计103个深空天体;后来,有人通过翻阅梅西耶及其好友皮埃尔·梅襄的观测记录,又找到了另外7个,于是该星表被正式定稿为110个天体。现代天文爱好者以“一夜内观测全部梅西耶天体”为终极挑战,因其需兼顾时间、天气与技术,被誉为“星空下的马拉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