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4日,由市科协、市教委、市科技局、团市委、市妇联联合主办,天津科技馆承办的第39届天津市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终评活动在天津市西青区为明学校成功举行。天津市科协党组成员、天津科技馆党委书记(兼)侯建国出席活动并致辞,与市妇联党组成员、副主席白琳琳,团市委少年部部长刘丹,市科技局引智育才工作处副处长刘宜良,市教委科研处王晶晶等领导共同启动活动。天津科技馆党委副书记、馆长朱大为主持终评活动启动仪式。
紧扣时代主题,优化赛制探索育才新路径
本届大赛以“勇担时代使命,助力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为主题。为更有效地探索拔尖创新人才早期发现与培养机制,大赛组委会在参赛对象范围、选拔组织模式、终评综合考察设计上进行了显著优化与创新。自3月份赛事启动以来,全市中学积极参与,共申报创新作品322项,项目覆盖工程学、计算机科学、生命科学等8大学科领域。经严格初评,148项高水平作品脱颖而出,晋级终评。最终,综合评定出一、二、三等奖,5名优秀选手将代表天津参加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
聚焦核心能力,多个环节检验创新真功夫
终评活动分为“公开展示、封闭问辩、创综考察”三个环节,全方位、多维度地检验选手知识应用、动手实践、创新思维、批判精神和团队协作能力。公开展示中,各选手认真讲解创作思路与研究过程,一件件源于生活、解决实际问题的作品,充分体现了科学知识的有效转化与应用能力。封闭问辩环节,评审专家对项目的创新性、科学性,以及研究深度与逻辑严谨性等进行深度质询,重点考察选手“从真实情境发现问题、运用科学方法系统性解决问题”的核心能力。创综考察环节,模拟真实科研协作环境,通过设置团队项目任务或情景挑战,评估选手在团队协作、临场应变、逻辑思辨与高效沟通方面的综合素质。
打造育才平台,多方共育新时代追梦人
天津市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作为本市青少年科技教育领域最具权威性和影响力的品牌赛事之一,迄今已成功举办39届,拥有43年辉煌历史,成为检验我市青少年创新成果的“阅兵式”,面向社会公众普及科学方法、弘扬科学精神的生动“公开课”,广大科技工作者、教育工作者发挥专业优势,助力青少年成长成才、挺举科技英才的高水平科普平台,激励着无数青少年走近科学、热爱科学、立志创新的重要“播种机”,在心中深植下求真务实、勇于探索、科技报国的思想种子。
未来,天津科学技术馆将坚持“四个面向”,认真做好我市青少年科学教育“加法”,持续优化办赛机制,联动社会资源,为青少年搭建“发现-培育-展示”的平台,让“热爱科学、崇尚创新”成为社会新风尚,为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贡献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