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7日至8日凌晨,月全食天象在我国全程可见,天津科学技术馆联合天津市天文学会成功举办第四期天文讲堂月全食科普讲座暨线上直播活动,通过“线下讲座+线上慢直播”双线联动,引爆观月热潮。天津科学技术馆单平台直播浏览量突破22万人次,刷新历史新高,直播画面被多平台引用,全平台播放量超千万人次。
线下讲座,揭开“红月亮”面纱
9月7日下午,天津市天文学会理事长阎为国老师为现场近200名观众带来题为《金秋迎“血月”——一起看月球》的精彩讲座。阎老师从月食的形成机制讲起,深入浅出地解释了为何月全食时月亮会呈现古铜色或红色——“红月亮”并非月球自身发光,而是因地球大气层对太阳光的散射和折射所致。他还就月食的发生规律、观测方法以及月球知识解读等内容与观众互动交流,现场气氛热烈。
联合直播,守望夜空见证月食
当晚22时至次日凌晨4时,天津科学技术馆通过微信视频号平台开展了长达6小时的月全食慢直播,完整呈现月全食从初亏到复圆的震撼全过程。尽管天津市内当晚多云,科技馆直播团队迅速反应,转战天气晴朗的蓟州区,成功实现了高清、稳定的月食影像拍摄与直播。此次直播创下天津科学技术馆直播活动历史新高,微信视频号单平台浏览量突破22万人次,直播画面更被天津市文化和旅游局、山东天文学会等多家单位及平台引用转发,影响广泛。同时,天津科技馆作为重要参与单位,加入了由北京天文馆、北京广播电视台联合全国多家机构共同发起的“广寒丹华”月全食大型融媒体直播。直播总观看量突破千万人次,天津科技馆所提供的高清月食影像被多次采用,获得良好反响。
公益科普持续赋能,天文启蒙正在路上
多年来“天文讲堂”活动始终坚持公益属性,旨在打破科学壁垒,让更多市民尤其是青少年走近天文、热爱科学。2025年“天文讲堂”成功入选天津市全域科普品牌宣传活动名单,未来天津科学技术馆将继续推出更多主题科普活动、观测实践与专家讲座,打造常态化的天文科普平台。欢迎持续关注我们的官方微信公众号与抖音号,获取最新资讯,一起探索星空、共赴天文之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