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推动馆校深度融合,充分发挥科技馆的科普教育资源优势,提升中小学教师的科学素养与实践教学能力,9月22-26日,天津科技馆成功举办了为期5天的馆校结合中小学教师科学教育培训活动。来自北京市、河北省以及天津市的中小学教师、科技馆辅导员等60余人参加现场培训交流。
本次培训以“基于科技馆科普资源的项目式课程开发”为主题,精心设计了兼具理论性与实践性的课程体系,旨在帮助科学教师们更好地将科技馆丰富的展教资源与学校课堂教学有机结合,打造更具吸引力和实效性的科学课堂。培训期间,科技馆邀请了资深科普教育专家、一线优秀科学教师以及科技馆辅导员组成专业讲师团队,通过理论研讨、实践操作、案例分享、课程研发等多种形式开展教学。在理论教学环节,专家们围绕 “STEM课程开发”“科学教具研发”“项目式实践设计”等主题进行深入讲解,引导教师们转变传统教学观念,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科学教育理念。实践操作环节更是让教师们收获颇丰。在科技馆辅导员的带领下,教师们沉浸式体验了科技馆的核心展品,从基础科学、生命科学到航空航天、人工智能等多个领域,深入了解展品的设计思路和科学内涵。同时,辅导员团队还现场示范了如何利用展品设计教学活动案例,如依托“应急科普”展区,结合“跨步电压”展品设计探究性实验课堂,开展应急科普;结合展品“花样传球”研发教具,开发开放式课程“小球历险记”,邀请老师们参与制作与教研;发挥天津科技馆天文特色,以问题为导向“太阳从哪里升起?”通过制作太阳演示器模型直观演示探究太阳视运动轨迹;将中国古代科学技术与文化艺术美妙结合,带领老师们认识常见的榫卯结构和斗拱,领略“古代黑科技”……教师们积极参与互动,分组进行教学方案设计与模拟授课,同时得到了专家的针对性指导,有效提升了将科技馆资源转化为教学资源的实际能力。
此外,培训还设置了案例交流展示环节。教师们围绕基于天津科技馆展厅展览展教资源开展实践活动课程开发、馆校合作的推进思路等展开交流讨论,分享各自的教学经验与创新想法。参与培训的老师们一致认为,此次培训打破了学校教育的边界,让他们看到了科普资源与课堂教学融合的广阔空间,为今后开展科学教学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培训结束后,参训教师纷纷表示,此次培训内容丰富、实用性强,不仅提升了自身的科学素养和教学能力,也为今后开展馆校结合教学活动奠定了坚实基础。他们将把培训所学运用到实际教学中,积极组织学生走进科技馆,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科学魅力,激发科学探索兴趣。
今后,天津科技馆将持续优化教师培训内容与形式,推出更多针对性强、实用性高的培训活动,加强与学校的常态化合作,共同构建优质科学教育生态,为培养更多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创新人才贡献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