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1日至1月15日,天津市第十八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胜利召开。市人大代表、市科协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陆为民同志在所在河西代表团审议张工市长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时,就发挥科协组织桥梁纽带作用、服务创新驱动发展作了发言。
陆为民同志在发言中表示,张工市长的报告政治站位高、形势分析准、思路举措新、工作部署实,满满干货,具有很强的指导性、针对性、操作性,是一个求真务实、鼓舞人心、催人奋进的好报告。报告对今年我市发展作出全面部署,全市科协组织要发挥桥梁纽带作用,聚焦第一要务、首要任务,坚持“四个面向”,履行“四服务”职责,找准发挥作用的落脚点、切入点、着力点,用心把握、用力落实,特别是要深入贯彻落实科教兴市、人才强市、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部署要求,发挥科协组织人才智力优势,倾心打造科学文化精神先锋、科技人才服务高地、学术交流推广平台、科创天津服务枢纽、全域科普牵头单位、决策咨询科技智库“六位一体”的工作品牌,为推进天津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贡献科协力量。一是全面加强对科技工作者的政治引领思想引领实践引领。服务广大科技工作者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用心学、用情讲、用力做,切实统一思想认识行动。走进广大科技工作者中间,把习近平总书记、党中央和市委对科技创新的高度重视,对科技工作者的亲切关怀,送到他们的心坎上。弘扬新时代科学家精神,讲好天津科学家奋斗故事,传承创新文化,引领全市156万科技工作者勇攀科技高峰,为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二是主动服务科技工作者成长成才创新创业。服务战略科学家队伍建设,盯紧靠上服务2023年院士增选,高质量落实杰出人才评选工作。服务青年人才创新创业,精心实施青年科技奖、青年人才托举工程、海外青年科技咨询专家项目,持续开展“科创中国”天津“U30”青年创业榜单评选工作,积极开展高水平学术交流活动,主动承办大型科技类赛事、展会。服务工程技术人才成长,对标国家在我市设立“杰出工程师奖”,促进卓越工程师队伍建设。办好中国创新方法大赛,开展企业创新方法、工程师创新能力培训,持续开展民营企业工程技术专业职称评审。三是深入实施科技经济融合发展行动。服务“京津冀协同发展纵深推进行动”,落实京津冀科协全面战略合作协议,发挥京津冀数字经济联盟作用,促进三地科技资源、创新人才共育共享。加强与北京大院大所对接协调,着力引进非首都核心功能科技创新资源在我市落地转化。服务滨海新区、中心城区、经济大区创新发展,深入实施《“科创中国”天津三年行动计划(2021-2023年)》,进一步接长手臂、扎根基层,推动“科创中国”向十六个区全域拓展。推广“科创中国”先导技术,服务产业链创新、专精特新企业发展。服务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行动,提升院士工作站建设水平,大力发展院士专家协同创新中心。开展技术转化人才培训、科技志愿服务,常态化解决中小企业技术难题。发挥天津(滨海)海外人才离岸创新创业基地、海智基地作用,吸引海外创新人才和项目在我市落地。四是大力推进全域科普向纵深发展。加大动员力度,统筹调度资源,壮大媒体矩阵,提升服务能力,推动全领域行动、全地域覆盖、全媒体传播、全民参与共享提质增效。抓实重点工作,开展科普示范街道(乡镇、园区)创建工作,深化“四全”科普品牌创建行动,实施五大人群科学素质提升工程。推进现代科技馆体系建设,提升基层科普阵地质量,推动天津科技馆新馆建设立项。办好科技周、科普日系列活动。加强公民科学素质监测,保持全国前三的基础上缩小与北京、上海的差距。完善体制机制,履行牵头单位职责,协调36个纲要办成员单位,动员各类社会主体和科普信息员、科技志愿者,共同发力“全域科普”,涵养良好创新生态。五是积极服务党委政府科学决策。围绕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围绕重点产业、科技前沿、民计民生等问题,精心选题、开展研究。建设决策咨询专家库、项目库、成果库,提升数字经济研究中心、中国科协创新战略研究院天津分院智库水平,广聚资源建设一批“专精特新”科技智库。开展重大课题战略研究,发挥两科联盟作用,办好《科技工作者建议》《决策咨询专报》,主动服务市委市政府科学决策。
(办公室 周子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