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走进科协 学会学术 科学普及 决策咨询 人才服务 创新服务 机关党建 预决算公开
   您当前的位置 : 天津市科学技术协会  >  科协要闻
 
2025年首期天开创新沙龙 强势来袭
顶尖专家共话“水环境修复与可持续发展”
2025-03-31 09:51:00   编辑:岳桐树

  3月28日,由市科协、市科技局、市教委共同主办的天开创新沙龙第二十期(2025年第1期)在天开高教科创园综合服务中心成功举办。院士专家齐聚天开园,共同围绕“水环境修复与可持续发展”主题进行交流分享,共同探索水环境修复与可持续发展的解决路径。市科协党组成员、副主席罗进飞出席活动并致辞。市科协党组成员、副主席王亚群,市水务局总工程师隋涛,市科技局、市教委相关处室负责同志,以及来自我市高校、科研院所、企业的100余名科技工作者参加活动。国家级青年人才、第一批天津市青年科技人才第一层次入选者、天津大学赵迎新教授主持沙龙。

  本期沙龙特别邀请到中国工程院院士、海南省“六水共治”技术总师、同济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徐祖信教授,“长江学者”特聘教授、重庆大学环境与生态学院耿金菊教授,“长江学者”(企业)特聘教授、天津工业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王海涛教授作分享报告。国家优青、第一批天津市青年科技人才第二层次入选者、南开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王鹏飞教授代表青年科技工作者发声。

  徐祖信院士围绕《城市水环境治理关键-苏州河治理案例剖析》作了精彩报告,从苏州河黑臭综合治理的成功范例入手,剖析了城市水环境治理的关键问题,为我国及其他发展中国家提供了宝贵的治理经验。同时,徐院士通过展示一张张苏州河治理前后的实际照片,让大家直观地看到了河道治理的卓越成效,以及苏州河整体环境改善给上海城市经济发展带来的重大影响。耿金菊教授结合五个典型案例系统地讲解了标准化赋能智慧水务新质发展的最新进展,提出了强化智慧水务标准化平台建设和合作、驱动“科技-标准-产业”协同发展等6个创新思考,为推动我国水务行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重要指导。王海涛教授直面我国海水淡化领域反渗透膜材料和装备长期依赖进口的“卡脖子”困境,创新性地采用鸡蛋蛋白等调控策略,成功开发出兼具高脱盐率与高通量的新型反渗透膜,其自主研发的膜产品在通量、稳定性和抗污染性能等关键指标上均超越进口商用膜,实现了核心技术的国产化突破。

  青年发声环节,王鹏飞教授从三个市级应用场景出发,为特定活性物种高效定向氧化难降解有机污染物提供了创新思路,充分展现了我市环境科学领域青年科技工作者潜心研究、精益求精的科学风范。

  提问环节,来自市水务局、南开大学、天津大学等单位的科技工作者、研究生积极发问,结合自身研究方向和工作实际,与报告嘉宾进行深入交流和探讨。

  自由交流环节,LSL乐团为广大水处理领域的科技工作者带来了大提琴、小提琴双重奏。与会科技工作者在优雅的乐曲声中交流科学思想、碰撞创新火花、激发创造思维,共商水环境处理与修复的合作方向,共谋水环境可持续发展的最优技术路径,共同为我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

  本次沙龙由天津大学、南开大学、天津工业大学、天津市科技工作者服务中心承办,得到了天津市环境科学学会、天津市自然资源学会、天津市计算机学会、天津市仪器仪表学会等单位的大力支持。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天津市科学技术协会 版权所有 1996-2017 津ICP备13004064号-1  津公网安备 12010102000762号 
推荐浏览器:IE7.0,FIREFOX 建议浏览器分辨率1024*768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