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志贤,男,1966年11月出生,中共党员,国家、军队食品和饮水安全专家、国家科技部重点领域:“军队食品和饮水风险监控技术究创新团队”负责人,军队科技创新领军人才培养对象、原总后科技新星、军事医学研究院“军事医学金星”和首席专家、国家863资源环境领域主题专家、国家十三五“食品安全关键技术研发”编制专家、全军突发事件应急处置专家组成员。兼任全军卫生监测中心常务副主任,天津市重点实验室主任等职。多年来,一直从事食品和饮水安全风险监控技术研究、卫生监督和重大任务保障等工作。
曾先后以第一完成人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天津市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二等奖2项、自然科学二等奖1项、中国分析测试协会科技进步特等奖和一等奖2项;以第二完成人获省部级科技奖4项。荣立1次个人二等功,2次个人三等功;享受国务院政府特贴、军队专业技术人才一类津贴、荣获建国70周年纪念章。
一、着眼需求,勇于创新
牢记“姓军为战,强国为民”使命宗旨,为解决部队需求问题,数次横跨大半个中国,亲自实地勘察、论证调研。组织了全军水源水质安全调查工作,向总部提交有科学决策价值的调研报告,为总部的决策发挥了技术支撑作用,保证了部队饮水安全,军委首长对该项工作的军事价值给予充分肯定,作出重要批示;带队在海拔4700米地区开展“使命行动-2012”军演保障评估工作,始终牢记姓军为战职责使命,凭着坚强的毅志,克服严重高原反应和高血压、冠心病等自身疾病,时常还要躲避塌方的危险,经过20多天的奋战,按时高质量提交评估报告,为我军实战的卫勤保障提供了第一手科学资料,被原总后勤部卫生部评为“使命行动-2012”综合演练卫勤先进个人。
基于实地的科学调研,着眼战场和民生需求,瞄准饮水和食品安全科学和前沿技术问题夜以继日的潜心科研。针对食品和饮水为介质的生化战剂、潜在新发污染物等有害因子,突破快检、评估和控制技术瓶颈,构建了基于DANA折纸、生物条形码、纳米抗体、仿生光子晶体等特异识别,DNA折纸逻辑门生物传感、生物芯片等为代表的快速高通量、高灵敏度的未知风险识别技术快速检测技术为基础;以效应生物标志物为核心,综合毒性风险评估技术为特色;以研制快速净化设备和建立“数据实时发报-智能分析-趋势预测”系统为控制手段,形成集新技术研究、配套设备研制、标准制定为一体的风险监控技术体系。撰写上报内部材料22份,为总部首长和机关决策提供了重要的科学依据。研发的饮水与食品安全技术和装备,在国家重大活动安保、重大自然灾害救援,国内维稳、国际维和以及亚丁湾护航等非战争军事行动中得到广泛使用,发挥了重要作用。
二、胸怀使命,敢于担当
作为该领域的国家级权威技术专家,先后多次被国家和军队有关部门指定负责和参与重大卫勤保障任务,受到军委和总部首长的高度赞扬。多次完成重大自然灾害救援任务:参加汶川、彝良、鲁甸及芦山地震和舟曲泥石流救援工作,撰写了多项建议案,为总部指导科学救援发挥了积极作用。尤其是在汶川抗震救灾期间,救灾初期,从成都到汶川县城冒着多次余震,到处是山体滑坡、塌方等危险,经过三天艰难的跋涉,到达汶川县城。当天晚上,因强烈的余震导致帐篷倒塌,高志贤同志也因此受了轻伤。作为卫生防疫专家,他不顾余震危险,走遍了汶川、理县和茂县10多个重灾区,评估危害饮用水安全状况,针对汶川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实验室楼因受损严重失去功能的情况,他将自己研制的装备,为灾区建立了帐篷公共卫生应急实验室,解决每天水质样品监测的问题,将这一模式在整个灾区推广,解决了灾区饮水食品安全检测问题。在彝良及芦山抗震救灾工作中,他利用综合毒性分析技术,解决和保障灾区人民和救灾官兵的饮水安全问题,被中央电视台及多家网站全方位报道。多次完成重大国事安保任务:2008年7月15日接到北京奥运会京北片区保障任务,高志贤同志从汶川灾区直飞北京参加奥运会食品安全保障任务,连续工作两个半月,圆满完成奥运安保任务,被评为国家科技奥运先进个人,带领的“食品安全快速检测课题组”被评为全国科技奥运先进集体,因连续工作,积劳成疾,被送到海军总医院接受治疗,还没有出院,就接到了神舟七号飞船发射饮食安全保障任务,为保障好此次发射任务,高志贤同志放弃治疗,提前出院,带领团队奔赴保障现场,顺利完成保障任务,高志贤研究员被评为军队神舟七号航天飞行卫勤保障先进个人。自此,该同志全程牵头完成了“神舟三号”至“神舟十一号”发射期间中央领导和核心发射人员饮水和食品安全保障工作。作为武汉世界军运会专家组长,建立检测体系,完成了第七届世界军人运动会期间中央首长和核心运动员食品和饮水安全保障工作,被评为军事医学院“军事医学爱兵精武标兵”。多次完成国内维稳任务:参加西藏3.14事件、新疆 “7.5”和“针扎事件”的维稳任务,尤其在新疆“针扎事件”的任务中,开展了应急检测、风险评估和调查处理工作,为国家处置新疆针扎群体事件在第一时间提供科学决策依据,将调查和检测结果及防范措施及时通过中央电视台和新疆电视台进行新闻发布,揭穿了暴乱分子的阴谋,一举粉碎了分裂势力搞乱新疆、分裂祖国的险恶用心,使扎针事件很快平息,专家组获得了四总部的通令嘉奖;多次参加重大疫情的防控任务:在2003年SARS疫情防控中,一个月内完成两个战区的军队医院发热门诊卫生监督任务;为预防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在军队爆发,撰写了《病毒性传染病科普知识》,被中央军委科技委网站刊登,点击率5300多次,并印成手册发放全军;指导拍摄《新型冠状病毒消毒知识》,在军科人微信公众号和军事职业教育平台播出;撰写了《军队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预防知识手册》,被军委后保障卫生局修订印发部队,为军队防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做出应有的贡献。另外,圆满完成了天津东港工业区5枚日遗化学航弹泄漏事件调查、采样、检测确证工作,受到总部来信表扬。在天津港“8.12”爆炸事故,作为专家赴现场进行饮食安全知识的讲座,并制定1万多吨腐败牛羊排的处理方案,得到了天津市抢险救灾指挥部的首肯,被评为先进个人。
三、甘为人梯,举贤育才
该同志对研究生给予无微不至的关怀,先后资助11名经济困难研究生完成了学业,尽其所能为困难学生提供各类帮助。为一名联合培养研究生身患白血病的弟弟,通过各种渠道组织捐款近60万元,挽救了一名在校大学生生命,现已经顺利完成学业。多年来,高志贤研究员培养和协助培养硕士生、博士生和博士后130多名,其中10人次被评为省部级优秀研究生,30多人评为高级职称,成长为各大单位的中坚力量,在军地建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近年来,主办全军饮水和食品安全技术培训班12次,为全军授课30余次,培训学员1000多人次,其中近千人担任部队饮水和食品安全技术骨干,多年来致力于人才梯队建设,注重青年人才培养,其中3人成为军事医学新星、1人获得863生物领域青年科学家项目的资助、1人评为天津市“131”创新型人才第一层次人才。
在科研这条路上,高志贤研究员始终瞄准该领域科技制高点,一路艰辛,潜心谋划学科团队建设,他领导的科研平台经过多年努力至今已颇具规模,锻造了一支以快速检测、评估和控制为核心的国内一流食品和饮水安全研究团队,搭建了样品前处理技术、快速检测技术和实验室确证高新检测技术平台。组建了天津市环境与食品安全风险监控技术重点实验室和天津市卫生学环境医学技术工程中心,作为负责人,获批了“军队食品和饮水安全风险监控技术研究”国家科技创新团队,率领团队在我国食品和饮水安全风险监控技术创新道路上将会开拓出新的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