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走进科协 学会学术 科学普及 决策咨询 人才服务 创新服务 机关党建 预决算公开
   您当前的位置 : 天津市科学技术协会  >  人才服务  >  最美科技工作者  >  天津市2020年“最美科技工作者”学习宣传活动
 
马毅——致力奶牛养殖转型升级 助推科技帮扶精准脱贫
2020-09-17 20:59:24   编辑:岳桐树

  马毅,男,1976年7月出生,中共党员,2005年毕业于中国农业大学,获理学博士学位,研究员,在天津市农业科学院畜牧兽医研究所工作。现为国家家畜遗传材料生产许可证评审专家、农业农村部奶(肉)牛育种指导组专家,参与指导全国奶牛育种工作。担任天津市奶牛产业技术体系首席专家,入选天津市“131创新型人才培养工程”第一层次人选、天津市人才特殊支持计划高层次创新创业团队负责人。 

  近年来,马毅同志获全国农牧渔业丰收奖一等奖1项,省市级科技进步奖二等奖1项,三等奖1项。获“天津市有突出贡献专家”、全国奶业先进工作者(突出贡献者)、全国奶牛生产性能测定中心先进个人、天津市与中科院合作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多次受到新华社、科技日报、天津电视台、天津日报、今晚报和甘肃日报等媒体宣传报道。

  一、甘于奉献、科技先行

  马毅同志常年致力于奶(肉)牛精细养殖关键技术研究和示范推广、奶(肉)牛群体遗传改良等领域的科研与技术推广。为提高自身业务能力,坚持跟踪国内外最新科研动态,坚持参加国内外高水平的学术会议,坚持与业内专家定期交流。研发并推广“兼用牛体尺测定”、“胚胎移植”、“同期发情”等技术,提高了奶牛的繁殖率;率先引进著名的乳肉兼用牛——弗莱维赫,丰富了我市的奶牛品种。“服务农业,致富农民”是他人生的座右铭。他始终把“三农”工作深深地扎在心中,围绕奶业安全绿色健康发展,积极组织实施各项科技项目,凭着对“畜牧”工作的深厚情感,他在奶业科技工作岗位上默默奉献了15年,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业绩。先后主持国家级、省部级重大科研项目20多项;在国内外发表学术论文50余篇,获软件著作权2项;申请发明专利7项,已授权2项;主持制定地方标准4件;主(参)编专著4本。马毅同志热爱奶业科技事业,在全国奶业行业科技领域具有较大影响力。

  对于团队建设工作,马毅同志要求团队成员科研、推广两手抓,并与国内其他团队开展技术合作。团队在马毅同志的带领下,经过多年的努力,建立了良种繁育体系,丰富了我市的奶牛品种,奶牛精细化养殖水平得到了进一步提升,其中2019年我市奶牛单产达9吨,达到全国领先水平。

  作为硕士生导师,马毅同志亲历亲为,指导学生试验,为学生修改文章,其指导的学生在国内外知名期刊上发表多篇文章,成绩斐然。

  马毅同志勤恳敬业,全身心投入,经常加班至深夜,甚至周末、节假日也用来工作。面对工作和家庭的双重责任,马毅同志不能照顾年幼的女儿和年迈的母亲,每次从出差回来女儿对他都很陌生,他对家来说好像是“局外人”,感到无比愧疚,但为了心爱的事业,他又是无怨无悔坚定地一心向前。他不仅是优秀科技工作者,也是丈夫、是父亲,但他始终以国家和集体利益为重,舍小家为大家,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二、冲锋在前、扎根基层

  马毅同志为提升我市奶牛产业整体科技水平,牵头组建了面向全市的奶(肉)牛产业技术帮扶团队,常年投身生产一线,在基层从事技术帮扶工作,与广大养殖户打成一片,长期以来,他坚持深入基层,走村串户,奔波在各个牛舍中间。通过入户技术服务、技术培训、现场观摩、线上课堂等多种形式开展精准帮扶,帮助群众学习奶业知识,推进了我市奶业转型升级,保证了我市奶业安全。

  2020年初,新冠疫情席卷全国,奶业面临巨大考验。为抗击新冠疫情,稳定奶业生产,团队勇于担当,以多种形式开展抗疫稳产保供工作。疫情期间,牧场面临封城、封村、封路的网格化防控,导致饲料、兽药等物资运输以及人员返工受阻。马毅同志得知情况后,身先士卒,冲锋在前,积极行动,帮助上下游企业解决复工难题并指导帮助养殖场稳定生产。持续高强度的工作,使马毅同志血压飙升到150,但他依然克服身体不适、靠吃药维持,坚持开展企业复工复产督导工作。同时带领团队开展“津牛云课堂”系列远程培训,于每周一、三、五邀请业内专家举办免费直播课程,面向牧场基层技术人员,内容覆盖繁育、营养、兽医、牧草种植、粪污治理、产业经济、肉牛及肉羊养殖等方面,指导疫情期间的养殖工作,累计培训人数达3000多人次,一个科技工作者砥砺前行的奋斗形象逐渐走入广大奶农的心中。

  马毅同志是一个对工作要求甚高对生活所求甚少的人,一个甘为大家牺牲小家的人,一个个性鲜明感情质朴的人。他有一身过硬本领,他工作上坚持严要求,生活上始终低标准,永葆共产党人的本色。为农服务三十载,甘洒热血写春秋。他用忘我的工作,突出的业绩,诠释了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三、不忘初心、奋力扶贫

  马毅同志积极投身扶贫攻坚,勇于承担东西部科技扶贫协同重任,受聘为“津甘两地科技特派员”、“武威市科技特派员”和“承德市农科院客座研究员”。他克服高原反应、疫情防控、身体不适等诸多困难,先后多次深入甘肃甘南藏族自治州、西藏自治区昌都市贡觉县等“三区三州”等我市帮扶的深度贫困区,开展科技宣传和技术服务,内容涵盖繁育、营养等多方面,推介相关技术十余项,为当地专业技术人员和养殖户送上了“科技大餐”,持续助力甘肃、西藏、河北等我市受援地产业发展,获得受援地各族群众欢迎。

  马毅同志根据甘肃省“牛羊菜果薯药”的产业需求面向甘肃全境奶(肉)牛业开展精准帮扶。甘南藏族自治州位于青藏高原东北边缘,地处青藏高原、黄土高原和陇南山地的过渡地带,海拔1172米。当地牦牛存栏100余万头,占全国牦牛总数的7.3%,但牦牛生长发育缓慢,乳肉性能均不理想,人工授精等繁殖技术使用较少,繁殖效率较低。上述因素导致当地牦牛产业经济效益低下,制约了甘南州脱贫进程。马毅同志了解情况后,不顾自己患有高血压的身体,面对高海拔、极寒的恶劣环境,毅然带领团队深入甘南开展技术帮扶。在甘肃开展帮扶工作的这两年,马毅研究员错过了单位安排的体检,在血压反复升高、身体极度不适的情况下依然开展帮扶工作。2019年9月至今,团队在当地举办培训班,普及实用技术;开展胚胎移植工作。2020年4月,当地牦牛养殖业受到新冠疫情的冲击,马毅同志争分夺妙、立即行动,组织团队放弃休息日,迎着疫情风险赴高海拔地区开展牦牛同期发情和胚胎移植等关键技术攻关,保证了东西部扶贫项目如期进行。经过上述工作,使当地牦牛养殖效益得到快速提升,每头牛增加收入达到了5000元,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为民族团结做出贡献。

  平凉市位于甘肃省东部,六盘山东麓,泾河上游,为陕甘宁交汇几何中心“金三角”,是关中平原城市群重要节点城市,也是中国西北地区重要的畜牧业基地和皮毛集散地。在这里,马毅同志带领团队应用全基因组选择等先进技术开展“平凉红牛”分子选育和遗传评估,辐射带动贫困户达到1千余户,助力当地精准脱贫,推进肉牛产业升级。

  在革命老区甘肃省庆阳市,马毅同志带领团队开展奶牛高效快繁及精细养殖技术帮扶,支撑龙头企业发展,同时发挥龙头企业示范带动作用,推进当地奶牛养殖业整体转型升级,助推精准扶贫,实现乡村振兴。

  在东西部协作的大背景下,马毅同志秉承共产党员的优良作风,不顾个人身体不适,舍弃对家庭的陪伴,常年奔赴扶贫一线,作为连接天津与甘肃的桥梁和纽带,以技术力量和科技服务,赢得了西部地区的广泛好评。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天津市科学技术协会 版权所有 1996-2017 津ICP备13004064号-1  津公网安备 12010102000762号 
推荐浏览器:IE7.0,FIREFOX 建议浏览器分辨率1024*768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