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走进科协 学会学术 科学普及 决策咨询 人才服务 创新服务 机关党建 预决算公开
   您当前的位置 : 天津市科学技术协会  >  人才服务  >  杰出人才
 
天津市第三批杰出人才简介
2021-11-09 14:47:03   编辑:庞雅稚

  元英进 男,汉族,1963年10月生,天津人,中共党员。现任天津大学讲席教授,在化工学院生物化工专业从教。

  元英进长期工作在生物化工的前沿和应用领域,致力于合成生物学研究,在基因组精准合成、可控重排、菌株过程强化等方面取得了具有重要影响力的成果。主持科技部973项目、863项目、国家杰出青年基金、国家基金委创新群体、国家基金委重点基金等国家级项目;以第一或通讯作者发表包括Science、Nature Communications等SCI论文180余篇,取得授权发明专利89项;成果入选2017年“中国科学十大进展”(排名第1),获天津市自然科学特等奖(排名第1)、获侯德榜化工科技成就奖、药明康德生命化学杰出成就奖等。

  巩金龙 男,汉族,1979年6月生,甘肃省兰州市人,中共党员。现任天津大学副校长、教授;化学工艺专业。巩金龙从事能源化工应用基础研究工作,在人工光合成、烷烃脱氢制丙烯方面取得了具有影响力的成果。主持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重点项目、联合基金项目等各类科研项目19项;以第一或通讯作者发表SCI论文收录266篇,单篇最高他引次数1752次;取得授权发明专利41项;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排名第一)、科学探索奖、中国青年科技奖(特别奖)、天津市自然科学奖一等奖(排名第一)、天津市青年科技奖、侯德榜化工科学技术奖(创新奖)等科技奖项,2013年入选首批“万人计划”,2015年获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资助,2016年受聘“长江学者”特聘教授。

  陈悦 男,汉族,1973年8月生,湖南娄底人。现任南开大学化学院教授;药物化学专业。陈悦主要从事抗癌药物化学的研究,发现了系列选择性抑制癌症干细胞的先导化合物。其中新结构候选药物ACT001,完成中澳临床I期,并获得欧美孤儿药资格,目前进入全球6项1b/2a 与II期临床试验。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东联合项目(重点项目)、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霍英东教育基金会“高等院校青年教师基金”等各类科研项目10项;以第一或通讯作者发表SCI论文收录49篇;取得授权发明专利21项(国内18项,国际3项);2016年获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资助。

  陈玖斌 男,汉族,1971年1月生,内蒙古赤峰人,中共党员。现任天津大学地球系统科学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地球化学专业。

  陈玖斌教授主要从事金属(非传统)稳定同位素环境地球化学研究工作,在金属同位素方法建立(锌、汞、镓、锑等元素)、野外观测(河流、湖泊、大气、土壤、冰川等环境)、理论发展(沉淀、吸附等过程的分馏机制)和前沿问题解决(水体、土壤、雾霾中重金属的源解析,古环境、古气候的重建等)方面取得了具有影响力的成果,现任科技部“十三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大气污染成因与控制技术研究”重点专项总体专家组成员,生态环境部环境损害鉴定评估专家委员会委员,《Geochemica et Cosmochemica Acta》、《Applied Geochemistry》期刊副主编。主持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等各类科研项目20项;发表SCI论文80余篇,单篇最高他引次数170次; 2017年获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资助,2018年获中组部“万人计划”(国家领军)资助,2018年获国际地球化学学会(IAGC)Kharaka奖。

  祝凌燕 女,汉族,1968年8月生,湖北红安人,现任南开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环境科学专业。

  祝凌燕主要从事新型污染物环境过程与人体暴露,环境质量基准与风险评估,污染控制与生态修复等方面的研究工作,在新兴有机污染物的环境化学行为与人体暴露风险、典型有机污染物的高效降解等方面取得了具有影响力的成果。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课题、重点项目和面上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科技部重大水专项课题、教育部优先发展领域项目、天津市基础研究重点项目、国际合作等各类科研项目三十余项;以第一或通讯作者发表SCI论文收录165篇,单篇最高他引次数296次;取得授权发明专利8项;获“天津市自然科学奖一等奖”(排名第一)、“教育部自然科学一等奖”(排名第二)、“环境保护科学技术一等奖”(排名第五)。获得“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资助,入选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 2011年获“中国青年科技奖”。

  唐梓洲 男,汉族,1963年5月生,湖南宁乡人,民盟盟员。现任南开大学陈省身数学研究所教授;基础数学专业。

  唐梓洲从事基础数学研究工作,在流形的几何、拓扑学等方面取得了具有国际重要影响力的科研成果。以第一或通讯作者发表SCI论文收录50篇,单篇最高他引次数50次;曾主持或负责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子流形的几何与拓扑)和教育部创新团队;特别是荣获发展中国家科学院数学奖(TWAS)(是该奖自1985年创立以来,我国大陆数学家第七位获奖人)、教育部自然科学一等奖(第一完成人)、求是杰出青年学者奖等科技奖项;1993年荣获政府特殊津贴,1999年获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资助,2006年获教育部特聘教授称号。

  程鹏 男,汉族,1964年2月生,天津人,中共党员。现任南开大学伯苓学院院长、化学学院教授;无机化学专业。

  程鹏从事功能配合物研究工作,在功能配位分子精准构筑、电子自旋态与能级结构分子水平调控等方面取得了具有影响力的成果。主持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等各类科研项目25项;以第一或通讯作者发表SCI论文收录405篇,单篇最高引用845次;取得授权发明专利60项;作为第一完成人获得1999年教育部首届优秀青年教师奖、2005年国家教学成果一等奖和2009年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三次天津市自然科学一等奖(2001、2008和2017年),作为主要完成人获得2003年度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2004年获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资助,2007年入选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2016年入选国家高层次人才特殊支持计划。

  王正祥 男,汉族,1964年3月生,江苏盐城人,民盟/中共党员。现任天津科技大学化工与材料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民盟天津科技大学委员会主委,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发酵工程专业。

  王正祥从事微生物育种研究工作,在重大淀粉酶品、功能糖关键酶制剂、功能糖规模化制造技术创新与应用、乳酸单体绿色制造等方面做出了杰出贡献,推动实现上述产业“中国智造”,并为我国可降解塑料产业链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主持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国家高技术发展“863”计划重点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等各类科研项目16项;以第一或通讯作者发表SCI论文收录56篇,单篇最高他引次数590次;取得授权发明专利29项;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排名第1)、天津市科技进步一等奖(排名第1)、中国轻工业联合会技术发明一等奖(排名第1)和中国轻工业联合会科技进步一等奖(排名第1)等科技奖项;2020年获全国先进工作者、2019年获庆祝共和国成立70周年纪念章、2017年天津市杰出津门学者、2016年或天津市有突出贡献专家、2015年获天津市劳动模范、2014年获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2014年天津市优秀科技工作者等荣誉称号。

  刘学军 男,汉族,1968年8月生,山东肥城人,群众。现任天津市农作物遗传育种重点实验室主任、天津市农科院杂交粳稻研究中心主任、天津市农科院科技管理与合作交流处处长、二级研究员;作物遗传育种专业。刘学军从事水稻遗传育种和品种推广工作27年,在我国水稻两大亚种(籼稻和粳稻)之一的粳稻品种选育作出了重要成绩,在小站稻、直播稻和杂交粳稻种质创新及新品种选育等方面取得了具有影响力的成果。提出早熟中粳、中熟中粳、晚熟中粳、及晚粳兼用的广适性杂交粳稻育种观点,创建了杂交粳稻种子生产新技术“粳型三系不育系株系重复繁殖原种生产方法”和“杂交粳稻一稳三高全程机械化制种方法”;主持育成金粳818是首个国审非转基因抗除草剂水稻品种,其培育和应用引领了全国直播稻育种方向,从根本上解决了国内直播稻田杂草稻及抗性杂草的防除难题;育成的金稻919、津稻179、津稻9618等高端优质类小站稻品种种植覆盖率达到30%,促进了小站稻品种升级换代。主持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国家转基因重大专项等各类科研项目10项;以第一或通讯作者发表SCI论文收录3篇,单篇最高他引次数15次;育成省级以上审定粳稻品种44个;取得授权发明专利1项、植物新品种权13项;获天津市科技进步一等奖3项(排名第1),2015年获全国农业科研杰出人才、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2017年获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2020年获天津市劳动模范。

  李彤 男,汉族,1962年8月生,辽宁省辽阳人,中共党员。现任天津市第三中心医院党委书记、主任医师;胸心外科专业。

  李彤从事心血管外科、急危重症救治领域研究工作,在重症瓣膜病、高危冠脉搭桥手术、心脏移植、ECMO辅助下急危重症救治等方面取得了具有影响力的成果。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及省部级科研项目16项;以第一或通讯作者发表论文200余篇,其中SCI论文收录21篇,单篇最高影响因子15.21,单篇最高他引次数69次;取得授权发明专利5项;获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排名第一),省部级科技进步二等奖3项(排名第一1项,排名第二2项),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全国卫生系统先进工作者、中国医师奖获奖者、全国模范军队转业干部、全国优秀医院院长。

  李醒飞 男,汉族,1966年12月生,湖北天门人,中共党员。现任天津大学精密仪器与光电子工程学院(精密测试技术及仪器国家重点实验室)讲席教授、博士生导师;天津市智能化精密测量技术工程中心主任;测试计量仪器与技术专业。

  李醒飞从事新型传感器、检测与智能化、海洋观测与探测等前沿研究工作,在智能测量、新型传感等方面取得了具有影响力的成果。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仪器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国家自然基金面上项目、国家海洋经济创新发展区域示范项目、天津市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国家海洋公益性项目、天津市科技兴海项目、山东省重点科技支撑“问海计划”项目、青岛市创新领军人才项目、军工项目、企业委托攻关项目等各类科研项目60余项;以第一或通讯作者发表SCI论文收录150余篇,EI论文20余篇;取得授权发明专利13项;2020年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排名第1)终评;获天津市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1项(排名第1),获中国计量科学技术学会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排名第1)。2014年获宝钢优秀教师奖,2015年获天津市有突出贡献专家,2016年受聘为天津市武清区第一层次创新创业人才。2020年获青岛市第五批创新领军人才。

  在智能测量方面,提出了多轴联动多传感器协同的现场坐标测量技术新方法,突破了原有坐标测量技术对使用环境条件要求苛刻,零件检测效率低的技术局限;在空间传感方面,成功研制了基于磁流体动力学的宽频微角振动传感器,打破了国外的技术封锁和产品禁运;在海洋观测与探测方面,首次实现了对水下传感器非接触供电与数据传输,真正实现了水下环境的实时全天候观测;主持研制了深海自持式智能浮标“浮星1号”,下潜深度达4180米,连续运行110个剖面,填补了国内空白。

  何桢 男,汉族,1967年3月生,河南台前县人,中共党员。现任天津大学管理与经济学部工业工程系主任、教授;管理科学与工程专业。

  何桢教授从事质量管理与质量工程研究工作,在稳健性参数设计、轮廓特征的质量控制、六西格玛持续质量改进理论和方法等方面取得了具有影响力的成果。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3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4项(后评估均获得“优秀”);近5年来发表SCI/SSCI论文60余篇,单篇最高他引次数61次;获天津市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3项、二等奖3项,2013年获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资助。

  陈焱 女,汉族,1974年10月生,辽宁大连人,无党派民主人士。现任 天津大学 教授;机械设计及理论专业。

  陈焱从事机构学与折展结构研究工作,在刚性折纸与厚板折纸、机构创新与可展结构、三维大变形超材料等方面取得了具有影响力的成果。主持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计划课题、国家自然基金重点项目等各类科研项目10余项;以第一或通讯作者发表SCI论文收录60余篇,单篇最高他引次数150余次;取得授权发明专利10余项;获第十六届中国青年科技奖、2020年第二届“科学探索奖”等科技奖项,2018年获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资助。

  陈志华 男,汉族,1966年10月生,河北省井陉县人,中共党员。现任天津大学建筑工程学院钢结构研究所所长、教授;结构工程专业。

  陈志华从事高效能结构体系分析设计理论与建造技术研究工作,在开创拉索复合张弦结构体系、创新钢混组合房屋结构体系、研发新型节点连接的空间结构等方面取得了具有影响力的成果。主持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省部级以及重大工程委托项目等各类科研项目185项;以第一或通讯作者发表SCI论文收录174篇,EI论文200余篇,单篇最高他引次数62次;取得授权发明专利30项;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排名第1)、中国钢结构协会科学技术奖特等奖2项(排名第1)、天津市专利金奖1项(排名第1)、天津市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2项(排名第1)、教育部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1项(排名第1)、中国钢结构协会科学技术奖二等奖2项(排名第1)、天津市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2项(排名第1)、河北省科学技术奖二等奖1项(排名第1),2019年获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首席科学家、中华人民共和国七十周年纪念章,2018年获天津市杰出津门学者、中国钢结构行业突出贡献专家称号,2017年获空间结构科技创新奖,2015年获天津市工程勘察设计大师、天津市高层次创新型科技领军人才称号,2014年获中国钢结构三十年杰出贡献人物、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指导教师荣誉,2012年获天津市优秀科技工作者荣誉,2009年获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2006年获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称号。

  高秀梅 女,汉族,1966年7月生,内蒙古包头人,致公党党员。现任天津中医药大学校长、教授;中医学专业。高秀梅从事中医方剂基础和临床研究,在方剂配伍规律、创新中药技术体系建立等方面取得了具有影响力的成果。主持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国家“重大新药创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等各类科研项目21项;以第一或通讯作者发表SCI论文收录110篇,单篇最高他引次数159次;取得授权发明专利74项;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排名第6)、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排名第7)、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排名第2)、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排名第8)、高等学校科学研究科技进步一等奖(排名第1)、天津市科技进步特等奖(排名第1)等科技奖项,2011年获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资助、2014年获国家高层次人才特殊支持计划百千万工程领军人才、2018年获中医药传承与创新“百千万”人才工程(岐黄工程)岐黄学者、2020年获国家中医药传承创新团队负责人等。

  郭义 男,汉族,1965年10月生,甘肃礼县人,中共党员。现任天津中医药大学中医学院院长、教授;针灸推拿学专业。

  郭义从事针灸学研究工作,在针刺作用科学原理、中医针灸标准化、实验针灸学科建设等方面取得了具有影响力的成果。主持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分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2项)、国家自然科学面上基金(4项)、中国航天员科研训练中心项目、日本国文部科学省项目等各类科研项目38项;以第一或通讯作者发表SCI论文收录43篇,EI论文3篇,单篇最高他引次数44次;取得授权发明专利5项;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排名第1)、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科学技术一等奖(排名第1)、中国针灸学会科学技术一等奖(排名第1)、中华中医药学会科学技术一等奖(排名第2)、中医药国际贡献奖—科技进步二等奖等省部级二等奖(5项,均排名第1)等科技奖项,2018年获国家“万人计划”领军人才、2016年获全国高等中医药学校教学名师、1996年获全国中青年医学科技之星、1996年获天津市十大青年科技先锋、1995年获中国百名杰出青年中医。

  龚俊波 男,汉族,1974年3月生,江西新余人,中国民主同盟。现任天津大学国家工业结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副主任、天津大学国家结晶科学与工程国际联合研究中心执行主任、教授;化学工程专业。

  龚俊波从事工业结晶研究工作,在高端医药产品精制结晶技术的研发与产业化、粒子产品晶体形态调控共性关键技术及产业化等方面取得了具有影响力的成果。主持国家重大新药创制专项、国家科技支撑计划、863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产学研合作项目等各类科研项目116项;发表SCI论文收录306篇,EI论文376篇,单篇最高他引次数60次;取得授权发明专利78项;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排名第2)、天津市科技进步特等奖1项(排名第1)、天津市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排名第1)、中国产学研合作创新成果一等奖1项(排名第1)等科技奖项,2019年入选国家第四批“万人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2018年获得科技部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2017年获得天津市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和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

  窦强 男,汉族,1973年5月生,山西阳泉人,中共党员。现任天津飞腾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总经理,研究员博士生导师;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

  窦强同志主要从事高性能计算系统结构、微处理器设计方向和多路服务器的研究工作,是国内微处理器设计方向学术带头人之一。窦强同志在主持飞腾自主高性能CPU研制工作,在高性能计算机系统结构、高端芯片设计与验证等方面取得重大创新,带领团队突破了超高性能CPU体系结构、超大规模Cache一致性协议等一系列关键技术,成功研制了多款高性能飞腾微处理器产品。窦强同志曾承担核高基国家科技重大专项项目、863 计划重点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多项;撰写专著3本,申请专利30余项,发表高水平学术论文70余篇。

  窦强同志曾荣获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 1 项、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军队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湖南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1项。2010年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2015 年获“求是奖”,2015年入选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2020年荣获天津市“最美科技工作者”,2020年6月荣膺“2020年中国IC设计成就奖之年度中国IC产业五大杰出人物”。

  颜华 男,汉族,1965年8月生,安徽人,中共党员。现任天津医科大学党委副书记、校长,教授、主任医师;眼科学专业。

  从事眼外伤、玻璃体视网膜疾病、视神经损伤以及眼免疫疾病的临床与基础研究工作,在玻璃体切除手术微创治疗复杂眼外伤及玻璃体视网膜疾病已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眼外伤及增生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的机制和治疗等方面取得了具有影响力的成果。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1项、国际合作与交流项目1项及面上项目和省部级课题多项;以第一或通讯作者发表SCI论文收录55篇;取得授权发明专利3项;作为项目负责人曾获天津市科技进步一等奖一项,天津市科技进步二等奖两项,天津市科技进步三等奖一项,中华医学会科技奖三等奖两项,中国残疾预防及康复科学技术奖二等奖一项,北京市科技进步二等奖一项,天津市教学成果二等奖一项;2017年入选国家卫生计生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主、参编专著25部,作为主编在Springer出版眼外伤系列丛书《Mechanical Ocular Trauma》、《Atlas of Ocular Trauma》、《Ocular Emergency》、《Anatomy and Examination in Ocular Trauma》和《Sports-related Eye Injuries》等5部。

  薛永安 男,汉族,1963年10月生,陕西咸阳人,中共党员。现任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天津分公司总地质师、教授级高工;油气资源和勘探。

  薛永安从事油气勘探研究工作,在陆相盆地天然气和高产隐性油藏勘探理论技术研究和实践方面等方面取得了具有影响力的成果。针对我国陆相盆地未发现大型天然气田的勘探难题,提出渤海湾盆地天然气成藏湖盆成气理论,研发了配套技术,发现了陆相湖盆第一个大型整装凝析气田-渤中19-6,实现了我国东部天然气勘探的战略突破,为油型盆地寻找大气田提供了理论和技术支撑。在我国原油资源普遍劣质化和稳产困难的大背景下,深化油气运聚机理研究,建立源外油气成藏“汇聚脊”控藏理论,研发隐性目标解释技术,在渤海海域发现了16个高产大中型油田,实现了渤海湾盆地高产大油田勘探新突破。应用这些理论技术,他带领团队向国家提交探明地质储量14.5亿吨油当量,三级地质储量21.9亿吨油当量。这些储量的发现落实了渤海油田上产4000万吨、其中原油净增1000万吨的储量基础,使渤海油田即将成为我国第一大原油生产基地。

  发表论文36篇,其中以第一作者发表SCI论文收录1篇,EI论文7篇,出版专著4部;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排名第2)、二等奖2项(排名第4、5);获省部级科技进步特等奖1项(排名第1)、一等奖12项(排名第1三项、第2三项);获授权发明专利1项;荣获李四光地质科学奖、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 “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天津市杰出人才、天津市五一劳动奖章等荣誉。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天津市科学技术协会 版权所有 1996-2017 津ICP备13004064号-1  津公网安备 12010102000762号 
推荐浏览器:IE7.0,FIREFOX 建议浏览器分辨率1024*768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