窦 强,男,汉族,1973年5月生,中共党员,博士研究生,研究员,现任飞腾信息技术有限公司首席科学家、总经理。长期从事飞腾CPU自主研发和产业化推广工作,作为飞腾系列CPU总设计师,攻克了高效能超标量单核体系结构、高主频高密度低功耗CPU设计、CPU内生安全架构等一系列关键技术,推动飞腾CPU实现从超算应用场景到关键行业多应用场景的跨越式发展,为我国CPU领域自主技术突破做出重要贡献。主持研制成功多代飞腾CPU,推动飞腾系列CPU在我国党政、国防、电力、金融等关键行业应用部署超过600万片,加速我国关键行业信息系统国产化替代进程,为解决我国关键行业信息安全和供应链安全问题做出了突出贡献。荣获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1项、一等奖2项,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6项。
巩金龙,男,汉族,1979年6月生,中共党员,博士研究生,教授,现任天津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长期从事能源化工应用基础研究,先后主持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原创探索计划等国内和国际项目10余项。推动传统烷烃脱氢过程与可再生能源二氧化碳转化和利用有机结合,提出了催化活性位微环境的普适性调控策略,建立结构可控催化剂产品的设计方法和制备技术,实现高能效低排放的低碳新能源化工工艺过程,推动了新能源化工技术的产业转化。荣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高等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特等奖、全国创新争先奖、何梁何利科学与技术创新奖、首届科学探索奖、中国青年科技奖—特别奖、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科学技术)技术发明奖一等奖、天津市自然科学一等奖等奖励。
陈冠益,男,汉族,1970年6月生,中共党员,博士研究生,教授,现任天津商业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长期致力于固体污染防治,对热解气化法处理废弃物生物质进行重大改进,推动我国废弃物热解气化技术快速发展并走向领跑。创立焦油在线监测方法,研制国际首台在线拉曼分析仪,建立产物调控方法和多联产模式,创建反向设计方法。针对高含水废弃物,创立了基于生物发酵法耦合的新型热解气化法,建立时间尺度归一化方法,打通耦合气化工艺,燃气化效率达85%。开展了废弃物多来源、多场景、多产物利用的工程化探索与应用,累计处理废弃物近4000万吨,污染物综合减排930万吨,实现经济效益百余亿元。荣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2项,天津市、西藏自治区科学技术一等奖各1项。
赵贤正,男,汉族,1962年10月生,中共党员,博士研究生,教授级高工,现任中国石油大港油田资深技术专家。长期从事油气成藏理论研究与勘探实践,突破传统正向构造带找油束缚,创立负向区深盆页岩油纹层富集、洼槽区地层岩性油藏三元富集、高阶煤层气向斜区富集等理论与勘探技术,支撑华北—大港油田1000万吨油气产量持续稳产,建成我国首个10万吨级效益开发示范平台,探明我国首个超千亿方沁水煤层气大气田,建成20亿方国家级最早、最大效益的开发示范区,为我国“稳定东部”石油战略、端牢能源饭碗和资源型城市经济可持续发展做出突出贡献。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省部级一等奖13项。
胡文平,男,汉族,1970年5月生,中共党员,博士研究生,研究员,现任天津大学党委常委、常务副校长。长期致力于有机半导体材料、器件与电路研究,围绕有机集成电路制造的国家重大需求,开发了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有机半导体材料与器件,发展了有机电路的设计与大规模微纳制造技术,为新型有机半导体材料与器件的应用做出开创性贡献。发表SCI论文500余篇,授权发明专利48项。荣获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指导教师、中国科学院“宝洁”优秀研究生导师、中国科学院朱李月华优秀教师奖、天津市“最美科技工作者”等称号。荣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1项、天津市自然科学特等奖和一等奖各1项。
程 涛,男,汉族,1963年8月生,农工党党员,硕士研究生,教授,现任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病医院(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学研究所)所院长。长期从事血液学和再生医学领域研究,奠定造血干细胞临床应用关键生物学基础,建立造血干细胞规范应用技术体系,引领造血干细胞从个体化技术向普适性药品、从治疗血液病向干预其他重大疾病的突破。主持国家973计划、重点研发专项、基金委重大项目等任务,发表SCI论文260余篇,授权专利28项,连续入选爱思唯尔“中国高被引学者”和全球前2%顶尖科学家榜单。带领所院连续13年蝉联全国医院血液学专科声誉榜首、连续9年位列血液病学科技量值第一名。荣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全国创新争先奖、天津市自然科学特等奖和一等奖等奖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