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5日,天津市物理学会、天津中德应用技术大学物理创新与应用科普基地举办全国科普日主场活动。活动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以“体验物理、共享创新”为主题举办了天津中德应用技术大学物理创新与应用科普基地创新成果展示与体验活动,第二阶段召开了天津市物理科普研讨会。
“体验物理、共享创新”展示与体验活动由天津中德应用技术大学基础实验实训中心、天津市津南区科学技术协会等单位联合主办,并得到了天津市物理学会的大力支持。活动面向本校和津南区中小学开放,展出了基地自主开发和制作的30余件物理演示与科普通用的实验装置,包括演示航天器演示如何调整姿态的角动量守恒演示装置,演示飞机升力和弧线球原理的伯努利效应与马格努斯效应演示装置,基地“薪火科普”志愿者应用光的偏振原理拼出了“提升全民科学素质、助力科技自立自强”的科普日主题。来自津南区实验小学、辛庄中学、咸水沽四中等学校的师生参加了本次活动,学生在教师的演示和互动过程中,体验到了无处不在的物理知识,展品研制过程中的阶段性作品以及授权的专利等创新成果更是激发了青少年的创新热情。天津市物理学会秘书长宋峰教授、天津市各高校物理科普基地负责人莅临现场观摩指导。
活动还以展板的形式展出了基地的50余项国家专利和历年活动。活动最后是“流动科技馆”授牌和科学顾问聘任仪式,天津中德应用技术大学基础实验实训中心杨中力主任介绍了学校和中心对科普工作的重视和要求,科普基地负责人杨广武教授介绍了基地的基本情况和发展规划,天津市物理学会秘书长宋峰教授致辞并作了题为《高铁能不能开上天》的微型科普报告。杨中力主任、宋峰教授与津南区辛庄中学王庆利校长、津南区实验小学张凤瑰校长共同举行了科普基地“流动科技馆”授牌仪式。杨中力主任代表科普基地向天津市物理会秘书长南开大学宋峰教授和天津商业大学理学院副院长周严教授颁发“科学顾问”聘书。
展示与体验活动结束后,召开了“2023年物理科普研讨会”,会议由天津市物理学会主办,天津中德应用技术大学基础实验实训中心承办。会上,天津市物理学会秘书长宋峰教授总结了学会科普工作并对下一步工作进行了部署,天津商业大学青少年创客科普基地负责人周严教授就天津市科普思政研究会创建工作进行了汇报,南开大学物理科普基地负责人陈宗强老师分享了基地的建设与科普活动的开展工作,天津城建大学物理科学与创新实践科普基地刘枝朋老师介绍了基地的运行、开发和开放情况。会后,与会代表参观了天津中德应用技术大学基础实验实训中心物理实验室和机械基础实训室。
(学会学术部 市物理学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