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走进科协 学会学术 科学普及 决策咨询 人才服务 创新服务 机关党建 预决算公开
   您当前的位置 : 科协发布系统  >  天津市科学技术协会  >  决策咨询  >  调查站点
 
学术不端不同层面上的成因分析
2016-10-27 14:35:16   编辑:

  深究学术不端现象产生的原因,可以从三个层面来分析,社会环境层面、机制体制层面、科技工作者自身层面。天津市滨海新区科学技术协会在对此问题进行调查时发现,科技工作者认为“监督机制不健全”、“研究者自律不够”、“社会大环境”是造成学术不端的普遍原因,而“社会大环境”是最主要的原因。

  首先,从社会环境层面来看,整个社会在向市场经济转型的过程中,追求经济效益成为社会公认的准则,导致社会中客观存在着某些腐败、浮躁和不正之风等因素,而科技界作为社会的有机组成部分,其神圣感和严谨求实的科学精神受到这些不良因素的冲击,使整个学术氛围受到污染。科技工作者的社会认可度和经济地位也深刻地影响科技工作者科研道德观念的形成。

  其次,在机制体制层面来看,我国现行的学术体制也是学术不端产生的原因之一。我国科技评价制度、经费供给机制、行政管理机制等还不够完善。一些评价体制单纯地将发表“核心期刊”、“SCI”、“EI”等论文的数量作为评价标准,采取“量化”政策,这无形中增加了科技工作者的心理压力,导致科技工作者为了获得社会和同行的认可而采取不正当的竞争。而且内部学术监督机制和处罚机制的不完善,缺乏正常的舆论监督和法律处罚也给一些学术不端留下钻空子的机会。在调查中,25%的人明确知道身边的学术不端行为受到了惩罚,有超过70%的科技工作者认为学术不端的行为是不能同情和原谅的。

  再则,从科技工作者个人层面来看,一些研究者法律意识不强,学术规范知识匮乏,学术道德缺失,缺乏自律,为了获得各种奖项、职位晋升等有意或无意剽窃他人的劳动成果,破坏科学共同体的基本规范,而且一些科技工作者对侵权行为的不理睬也助长了学术不端行为的发生。在调查中,有29.7%的人表示在自己的学术成果受到侵犯时,采取不予以理睬的态度。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天津市科学技术协会 版权所有 1996-2017 津ICP备13004064号-1  津公网安备 12010102000762号 
推荐浏览器:IE7.0,FIREFOX 建议浏览器分辨率1024*768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