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走进科协 学会学术 科学普及 决策咨询 人才服务 创新服务 机关党建 预决算公开
   您当前的位置 : 科协发布系统  >  天津市科学技术协会  >  科学普及  >  科学精神
 
科学文化、科学精神与科学家精神
2019-01-21 10:31:17   编辑:

  五四运动一百周年之际,回顾其还留下什么遗产,是非常必要的。新文化运动不仅仅是提倡白话文的运动,它是彻底改变中国命运的旧民主主义革命与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分水岭。常常说的“德先生”和“赛先生”,即“民主”与“科学”,几乎是公认的五四运动留下最重要的遗产。然而百年后的今天,不论民主如何,仅就科学来说,仍有许多值得论道之处。

  八十年前,科学学奠基人贝尔纳在《科学的社会功能》中敏锐地指出,“中国文化不经过彻底改组实际上就不可能建立起自己的科学,而且事实上,中国同西方发生接触的头一个后果便是加强了中国文化的保守主义,作为一种自卫措施。”随后他又给出希望,“不过从中国已有的成绩可以看出,经过适当改造的中国文化传统可以为科学事业提供一个非常良好的基础。的确,只要有了表现在中国文化的一切其他形式中的那种细心、踏实和分寸感,我们可以有理由相信中国还会对科学发展作出即令不比西方更大,至少也和西方一样大的贡献。”    可以令贝尔纳点赞的是,中国科学经过百年的曲折发展已进步良多,科研论文总数跃居世界第二,重大科学发现和工程技术成就不断涌现。然而,种种学术不端行为,国际期刊大规模撤稿,以及最近基因编辑技术引发的科学伦理危机,中国科学给世人带来的印象是高速增长时破坏游戏规则的恐惧,根植于中国土壤的科学文化和科学精神仍有许多不足。2018年12月,五四运动的策源地北京大学与中国科协共建科学文化研究院,首任院长韩启德先生清醒地指出,“我国科学文化相对落后,与发达国家还有很大差距,已经成为我国科学技术健康发展的重大制约环节。”科学文化是由科学共同体围绕科学活动所形成的一套价值体系、思维方式、制度约束、行为准则和社会规范,是科学技术的精神土壤,是创新发展的思想源泉。科学文化建设的核心是塑造科学精神,我们需要在科学精神上取得共识,让中国科学这艘大船航行得更远。

  科学精神是什么?回溯历史可知,追求科学精神的历史就是一部世界科学史。科学精神起源于古希腊,古希腊人把自然界看成一个有内在规律的对象加以把握,并发展了精致复杂的数学工具以把握自然界的规律。漫长中世纪,古希腊科学精神在欧洲几乎绝迹,仅存于阿拉伯世界的某些地方。然而,欧洲文艺复兴后发生的科学革命又把这种追求理性的科学精神重新找回,并随着实验科学的诞生,赋予了质疑精神等新的内涵。再经过启蒙运动,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一道如阳光普照大地,吹散了蒙昧的阴霾。工业革命后期,科学与工业日益结合,人类终于找到了征服自然和改造自然的利器,科学精神也逐渐成为可令世界大同的一种思想文化特质。随后,波普的证伪主义又将猜测--反驳方法用来检验科学的真伪,将科学精神推向极致,使科学得以永存。默顿提倡科学精神气质具有四要素:普遍性、无私利性、无偏见性、有条件的怀疑,在一定时期几乎成为科学精神的标准答案。

  中国的科学精神始于五四运动。中国科学社创建人任鸿隽先生指出:“科学精神者何,求真理是已。”竺可桢先生也曾言科学精神就是“只问是非,不计利害”。经过几代科学工作者的阐释,科学精神的内涵越来越明晰。2007年,中国科学院发布的《关于科学理念的宣言》认为:“科学精神体现为继承和怀疑批判的态度,科学尊重已有的认识,同时崇尚理性质疑,要求随时准备否定那些看似天经地义实则囿于认识局限的断言,接受那些看似离经叛道实则蕴含科学内涵的观点,不承认有任何亘古不变的教条,认为科学有永无止境的前沿。”求真务实、理性批判,几乎是科学精神的实质。在价值取向上,表现为求真、求实、求新、求善;在认知方法上,表现为专注、逻辑、理性和质疑;在行为性格上,表现为好奇、进取、敢为和坚持。

  中国进入新时代,科学精神最集中体现为科学家精神。当今世界,人口缓慢增长、生态环境恶化、资源能源枯竭已经成为悬在人们头顶的一把利剑,解决这些问题,科学技术可以发挥重要的作用;世界民族文化冲突纷起,社会分层严重,安全稳定问题突出,需要更多的人文关怀。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交叉融合,体现在科学家精神中。在科学精神的基础上强调科学家精神,是一种以人为本的取向,可真正实现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的和谐统一。科学精神需要通过科学家精神来体现,需要通过活生生的科学家来实现。一代又一代的科学家,以追求客观真理为目标,自由探索、理性质疑、执着求新,为人类的进步、幸福和自我解放而不懈奋斗,展示了科学精神对塑造人类精神世界的引领作用。

  科学家精神是什么?首先从职业科学家的兴起说起。第一代职业科学家出现在19世纪中叶,以英国地质学家德拉贝奇为代表的一批科学家建立地质调查局,科学家开始向社会或客户提供服务并因此获得报酬,而且社会普遍认同科学家这种社会角色,并给予其物质上的支持。无独有偶,中国第一代职业科学家是20世纪上半叶的中国地质学家,以章鸿钊、丁文江、翁文灏为代表的一批地质学家创办了地质调查所,开创了中国独立自主科学研究职业化的道路,追逐着自己科学救国之梦。科学家群体自出现起,就具有经世济民的特质,因此科学家精神必然比科学精神更强调科学的社会属性,更强调科学家的社会责任。科学精神有永恒的主题,科学家精神在不同时代表现出不同的特征,更具体也更贴近社会。科学精神抽象而富有哲理,科学家精神的内容更鲜活、更易于常人理解。中国科学家精神是科学精神的时代化、中国化和人格化,是中国科学家群体呈现的独特精神气质。

  新时代中国科学家精神应包含求真务实、勇于创新、责任担当。2018年3月,中国科协与光明日报社联合主办“中国科学家精神”座谈会。中国工程院院士杜祥琬概括科学家精神,“首先是追求真理的科学精神,要有实事求是的态度,要有真、善、美的追求和严谨的学风,科研工作来不得一点马虎,要做老实人、说老实话、办老实事。第二,科学的灵魂在于创新,创新驱动发展是国家重要战略,科学家需时刻不满足于已有的认识、能力、技术和产品,以科技创新推动社会进步。第三,科学家要有家国情怀,有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

  强调科学家精神的一个重要的原因是,科学家的越界或不端行为,已经严重危害了科学事业的发展。从陈进芯片造假到韩春雨撤稿事件,由于寻租空间的增大,科学家越来越失去自我。只强调科学精神似乎显得空洞遥远,需要有更直接的约束力,让科学家回归到科学中来。2018年10月,科技部、教育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中科院、中国工程院等五部门发出通知,联手开展清理饱受诟病但又难以革除的“唯论文、唯职称、唯学历、唯奖项”的专项行动。这是科学家不忘初心的举措,是时代呼喊的强音。

  改革开放已经40年了,我国科技体制发生了重要的变革,多元一体的国家创新体系逐步建立;科技创新开始由跟跑为主,转向更多领域并跑、领跑;从“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到“创新驱动发展”,无不彰显了科学技术越来越高的社会地位。然而,以好奇心驱动的原始创新问题始终没有彻底解决,因大国重器核心技术掌握于他人而处处受制于人。当科学家的个人英雄主义汇入集体主义的洪流时,需要务实求真、永无止境的探索精神,需要呼唤“数年磨一剑”“长期坐冷板凳”的科学家执着创新精神,也需要负责任创新的科学家使命担当。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在即,中国科学由无到有到强,随着全民教育的进步,公民科学素质显著提高,任鸿隽们百年前期盼的科学昌盛现在可以说是实现了。当年钱学森们从世界各地返回祖国,建设祖国,为的就是那个可爱的中国。今天又出现了留学归国大潮,一批黄大年们义无反顾投身祖国建设,最后积劳成疾撒手人寰;还有更多的土生土长的黄旭华们隐姓埋名筑强国之路,用科学家精神点亮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常说“科学是无国界的,而科学家是有国界的”,这里强调的是科学家的爱国主义精神和奉献精神,这也是科学家精神区别于科学精神的一个重要方面。心有大我、至诚报国的中国科学家精神需要弘扬宣传,更需要一代代人来传承发扬。

  回顾百年中国科学史,我们看见了从“科学救国”到“科学报国”再到“科学强国”的转变。遥望千年世界科学史,人类认识世界的方式不断革新,科学事业的组织模式逐渐调整。令人遗憾的是,当今中国仍未摆脱传统文化的桎梏,科学精神并未成为一种文化基因根植于此,今天的中国仍需科学祛魅,仍需再启蒙。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希望广大科技工作者以提高全民科学素质为己任,把普及科学知识、弘扬科学精神、传播科学思想、倡导科学方法作为义不容辞的责任,在全社会推动形成讲科学、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良好氛围,使蕴藏在亿万人民中间的创新智慧充分释放、创新力量充分涌流。”

  新时代有了新要求,科学史和科学学需要重新认识自己学科的内涵与外延,阐明科学文化的渊源、科学精神的演变以及科学家精神的发展,提出有中国特色的理论与方法。这些新的理念不仅会引发了当代中国社会的广泛深刻变革,而且将在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伟大征程中持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

  科学格物,历史鉴世,文化润心。回顾近代科学传入中国的历史,何其幸也!展望新时代中国科学的发展,何其壮也!

  原文载于《科学学研究》2019年第1期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天津市科学技术协会 版权所有 1996-2017 津ICP备13004064号-1  津公网安备 12010102000762号 
推荐浏览器:IE7.0,FIREFOX 建议浏览器分辨率1024*768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