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走进科协 学会学术 科学普及 决策咨询 人才服务 创新服务 机关党建 预决算公开
   您当前的位置 : 科协发布系统  >  文件文献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事业发展规划纲要(2007-2011)》
2008-06-03 14:53:49   编辑:

     为进一步团结和动员广大科技工作者,努力完成中国科协七大提出的各项任务,发挥好科协工作在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中的重要作用,发挥好科协组织在促进社会和谐稳定、构建和谐社会中的重要作用,推动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根据国家有关经济社会科技发展规划,制定《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事业发展规划纲要(2007-2011)》。

    一、指导思想和方针原则

    未来五年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也是科协事业发展的重要时期,科协工作必须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履行党和政府联系科技工作者的桥梁和纽带职责,坚持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为提高全民科学素质服务,为科技工作者服务,团结动员广大科技工作者,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和可持续发展战略,立足科学发展,着力自主创新,为努力完成“十一五”规划、建设创新型国家、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作出新的贡献。
    做好未来五年的科协工作,必须坚决贯彻“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科技工作方针和“政府推动、全民参与、提升素质、促进和谐”的全民科学素质行动工作方针,坚持以下原则:
    ——坚持以人为本。把加强党和政府同科技工作者的联系作为基本职责,把竭诚为科技工作者服务作为根本任务,把科技工作者是否满意作为衡量科协工作的主要标准,把科技工作者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凝聚到建设创新型国家、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上来。
    ——坚持搭建平台。充分发挥学科优势、人力资源优势和组织网络优势,积极搭建不同层次、不同形式的服务平台,为开展学术交流、促进创新人才成长服务,为开展科普活动、提高全民科学素质服务,为开展决策咨询和建言献策、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服务,实现资源共建共享。
    ——坚持联合互动。创新工作机制和方式,加强与党政部门、人民团体和社会组织的密切合作,整合资源,发挥优势,形成社会化大联合的工作格局,增强科协组织的影响力,推动科协事业的创新发展。

    二、发展目标

    根据党和国家对科协事业发展的总体要求和中国科协七大的战略部署,今后五年科协工作要以能力建设为基础,搭建服务平台,提高服务水平,增强服务能力,努力把科协组织建设成为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符合科技团体发展规律、对科技工作者具有较强凝聚力、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科技工作者之家”,并实现以下主要发展目标:
    ——进一步促进科学技术的繁荣和发展。学术交流的质量水平明显提高,对推动自主创新的作用显著增强;学会改革取得重要进展,学会的学术权威性、会员凝聚力、社会公信力、社会服务能力和经济实力明显提高;中国科技团体和科学家在国际科技组织的影响力显著增强。
    ——进一步促进科学技术的普及和推广。努力完成《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赋予科协组织的各项任务;科协系统成为科普资源开发中心、集散中心和服务中心。
    ——进一步促进科学技术与经济社会发展相结合。企业“讲理想、比贡献”活动的覆盖范围不断扩大,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得到增强;培养的有知识、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数量明显增加,科技服务“三农”的能力和水平显著提高;科技工作者参与国家科技决策咨询和法规制定的有效机制初步建立,决策咨询水平明显提高。
    ——进一步促进科学技术人才的成长和提高。扩大举荐优秀人才规模,宣传表彰奖励优秀科技工作者活动的力度明显加大;建设科技人才库,科技人才服务体系初步建成;维护科技工作者权益的组织和保障体系更加完善;学术道德建设和学风建设进一步加强。

    三、重 点 任 务

    (一)推动科技与经济相结合,服务经济社会发展
    1.深入开展决策咨询和建言献策活动
    ——建立健全科技工作者参与决策咨询的有效机制。积极探索科技工作者参与政策制定、特别是科技政策制定的新途径。研究制定决策咨询程序与工作计划。推进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交叉融合。
    ——组织科技工作者有针对性地开展专题调研活动。举办科技与经济专题论坛,及时准确地向中央反映科技工作者对重大社会经济问题的意见和建议。每年选择若干项重点专题成果提交党和政府及有关决策部门,并以决策咨询报告方式提交同级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推动各级政府不断完善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政策体系。
    ——建立健全科技工作者建议征集制度和信息反馈机制,办好《科技工作者建议》等系列内刊。

    2.推动企业技术创新活动
    ——深入开展以技术创新为主要内容的“讲理想、比贡献”群众性竞赛活动。加大奖励力度,定期组织表彰在“讲比”活动中贡献突出的科技标兵、先进集体和优秀组织者。
    ——组织动员科技工作者面向企业开展决策、技术和管理咨询服务,促进产学研结合。建立企业科协群众性技术创新项目、成果数据库,为企业提供技术创新服务信息。推动技术市场、人才市场和现代科技服务业发展。
    ——组织开展院士企业行活动,推动同行业和交叉学科专家与企业的交流与合作,促进企业科技人才成长。
    ——加强企业科协组织建设,建设企业“科技工作者之家”。每年评选表彰100家先进企业科协。
    3.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实施科普惠农兴村计划,通过“以奖代补、奖补结合”的方式,每年表彰奖励一批农村专业技术协会、农村科普示范基地、少数民族科普工作队和农村科普带头人,引导、鼓励和帮助农村基层科普组织和人员推动提高农民科学素质。
    ——开展农村实用技术培训和推广,引导农民树立科学发展理念,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提高农民科学文化素质,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加强农村科普志愿者队伍建设,鼓励和支持科技工作者、青年志愿者和高校学生参加农村科普工作。
    4.推动海外智力引进工作
    ——全面实施“海外智力为国服务行动计划”,为旅居海外的中国学者搭建参与祖国科技进步和经济建设的平台。建立规范有效的国内外联系和工作机制,积极反映海外中国科技工作者对国家重大项目和经济社会发展重大课题的各种建议。

    (二)加强学术交流,繁荣科学技术
    1.搭建学术交流活动平台
    ——举办中国科协年会。突出大科普、综合交叉、为举办地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年会定位,推动科学家与科学家、科学家与公众、科学家与政府之间的对话与交流。
    ——择优支持学术交流项目。重点支持综合性、跨学科的国内学术会议、国家优先发展的科技领域及具有原创性的学术交流活动,继续支持基础性学术交流活动。
    ——加强青年学术交流工作。举办青年科学家系列论坛、青年学术系列会议、新学说新观点系列学术沙龙和专题性、综合性学术系列活动,面向高校或科研院所在读硕士、博士研究生举办学术会议,加强与海外科技界青年学者的交流。
    ——建设高素质学术交流组织者队伍。加强对学会专职工作人员的能力培养,培养一批学术交流活动领头人和学术交流活动管理者。深化学术交流理论研究。
    2.实施精品科技期刊工程
    ——建立学术期刊质量评价机制。推进科技期刊的规模化经营和集团化建设。优先资助代表我国学术水平的优势期刊,加大对基础性学术期刊的扶持资助力度,着力培育一批精品科技期刊,力争使若干种英文版期刊成为国际知名期刊。
    ——实施科技期刊国际推广计划,力争与3-5家国际知名出版集团建立合作关系,举办国际性期刊发展论坛、专题研讨和专业培训。组织期刊参加国际书刊展,促进国际出版集团与中国科协所属期刊出版单位的版权合作和代理发行。推动科技期刊编委会、编辑出版标准和同行评议国际化进程。
    ——加强科技期刊理论建设和业务交流,加强从业人员的业务培训,分期轮训2000名主编、编辑和出版发行人员,培养一支新型的精通现代科技期刊工作的编辑出版人员队伍。
    3.加强继续教育工作
    ——制订实施继续教育工作规划,明确工作目标、基本原则和主要任务,完善具有科协特色的继续教育体系。
    ——制定继续教育工作指导办法,促进科协系统继续教育工作的交流沟通,推动继续教育的规范化、制度化建设。
    ——整合科协系统继续教育资源,探索与高校、企业等机构合作开展继续教育工作的有效机制。推荐、扶持优秀原创课程和教材。培育专兼结合的基本师资队伍。开展培训与交流,提升继续教育工作人员的业务水平。
    ——联合人事部等有关部门继续实施“653工程”等专项继续教育项目,支持学会开展对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高技能人才的培训。设立、扶持一批有长远发展潜力的继续教育项目。大力开展与国际继续工程教育协会等有关国际组织的交流与合作。
    4.加强对港澳台地区的民间科技交流与合作
    ——加强内地与港澳科技人员之间的交流合作,积极开展务实多样的民间科技交流工作,拓展交流渠道,扩大交流范围,推动港澳地区与内地建立更紧密的经济、科技、文化联系,促进港澳地区的科技发展、经济繁荣和社会稳定。
    ——积极推动海峡两岸科技人员的交流合作,以科技产业、农业技术和青少年科技活动方面的科技交流合作为重点,增加海峡两岸科技人员的交流机会,加强两岸科技人员之间的联系。
    (三)全面实施《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推动公民科学素质建设
    1.围绕重点人群,推动实施四大行动
    (1)推动实施未成年人科学素质行动。
    ——广泛开展科技专家进校园、青少年科技竞赛、“大手拉小手科技传播行动”等课外科技活动和科普活动。组织实施“科技馆活动进校园”。引导提升科技类博物馆、科研院所等科普教育基地和青少年科技教育基地的科普教育功能。
    ——推进实施“做中学”科学教育项目。壮大青少年科技辅导员队伍,提高辅导员特别是农村和少数民族地区学校科技辅导员的素质和能力。开展中学骨干科学教师培训。编写一批以科学发展观、现代科技知识、先进适用技术、职业技能等为主要内容的培训教材。
    ——实施农村青少年群英计划,开展针对农村和少数民族地区青少年的科普活动。推动农村未成年人的职业教育和非正规教育,提高他们的生活能力和生产技能。
    ——加强与新闻出版、广播电视和文化等机构和团体的合作,加大面向未成年人的科技传播力度。
    (2)推动实施农民科学素质行动。
    ——根据《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年度主题,举行农民科学素质行动的大型科普宣传活动,举办农民科学素质与新农村建设论坛。协同农业部组织编写《农民科学素质教育大纲》。
    ——深化全国科普示范县(市、区)创建活动。新建400个全国科普示范县(市、区),使总数达到800个。继续开展科普示范乡(镇)、社区(街道)、村、户、基地创建活动。
    ——积极参与全国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大力开展农村党员基层干部适用技术和市场经济知识培训,积极做好课件开发和教学辅导工作。
    ——以提供科技、信息、示范等服务为重点,组织开展好科普之冬(春、夏)、科普大集、科技专家服务“三农”、“科技致富大王”下乡等特色科普宣传活动,优先扶持和指导1万个农村专业技术协会,成为带动农民科技致富的重要力量。加强民族地区科普工作队建设。实施西部科普工程。
    (3)推动实施城镇劳动人口科学素质行动。
    ——深入开展“科教进社区”等群众性技术创新活动。发挥社区科普学校、社区学院、市民学校的作用,积极搭建社会化科普服务平台,创建各种类型的学习型组织。组织专家学者宣讲团,面向社区居民开展多种形式的科普教育和培训活动。
    ——配合全国总工会共同构建城镇劳动人口培训体系。积极参与“向农民工送文化”行动。
    (4)推动实施领导干部和公务员科学素质行动。
    ——举办领导干部和公务员专题科普报告会,提高公务员的科学管理水平和领导干部的科学决策水平。
    2.加强科普基础设施建设
    ——加快中国科技馆新馆建设,2010年内实现向公众开放。
    ——研究制定《科普基础设施发展规划》,颁布实施《科技馆建设标准》,制定完善科普画廊、科普教育基地等的建设标准和管理条例。
    ——加强科技馆、科普大篷车等科普设施的展品、展示内容和活动形式的研究开发,择优扶持一批设计制作机构,提高科普展览、展品设计制作水平和能力。加强交流与合作,举办科普产品博览会,推动科普产业的发展。
    ——建好科普画廊、科普活动室和社区科普学校。力争全国60%的行政村建有科普活动站、科普宣传栏、科普员,新增“科普大篷车”200辆、全国科普教育基地500个。
    ——推动制定促进科普工作者队伍建设、科普资源开发利用、科普基础设施建设的优惠政策和保护科普资源知识产权的法规、规章和标准。鼓励企业事业单位根据自身特点建立专业科普场馆。

    3.加强科普资源的开发、共享与服务
    ——实施中国数字科技馆建设项目,建成30个主题虚拟博物馆、20个科普专栏、40个科学体验区,集成9类科普资源数据库,为基层科普作品开发和创作者提供科普资源信息服务。
    ——加强与大众传媒尤其是电视、网络、移动通信等媒体的合作,重点办好《科普大篷车》电视栏目,覆盖全国80%的县级电视台。依托“中国互联网协会网络科普联盟”,积极开展网络科普工作。举办全民科学素质电视大赛。支持科普期刊向公众传播科技知识。
    ——进一步加大对科普产品的开发、传播、应用的支持力度。制定科普创作重点选题计划。设立全国优秀科普作品奖。加强应急科普知识资源的研究开发。提升专职科普人员的科学素质和业务水平。
    ——组织编写一批少数民族文字和语言的科普读物、音像制品。
    4.切实履行全民科学素质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职责
    ——研究确定《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年度主题。系统设计并组织实施全国科普日等重点科普活动。
    ——加强统筹协调,完善工作机制,搭建社会化工作平台,推动公民科学素质建设各项工作任务的落实。
    ——参与国家科普政策法规的制定。协助制定《科普法》实施细则。推动提出《中国公民科学素质基准》,研究制定《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实施监测指标体系。
    ——加强《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的宣传。利用电视、广播、报纸、网络等大众媒体开展广泛深入的宣传活动。
    ——组织开展科普理论研究。继续发布年度“中国科普报告”。
    (四)加强国际民间科技交流,促进对外科技合作
    1.加强对民间国际科技组织的工作
    ——加强与主要国际科技组织的联系与合作,积极参与国际科技组织的重要活动和国际科学计划。支持我国科学家竞选国际组织领导层职务,加大对在国际组织任职的我国科学家参与国际活动的支持力度。加强国际组织工作后备队伍建设。
    2.进一步发展国际双边科技合作关系
    ——加强对外双边科技合作的国别研究,巩固并有重点地发展同各国科技团体与组织的双边合作关系。加强同重点合作伙伴的高层往来和工作磋商,围绕科技创新、提高全民科学素质和国家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开展实质性项目合作。
    3.推动加入工程师资格国际互认体系
    ——按照全国工程师制度改革协调小组统一部署,开展对外交流工作,促进相关领域的合作和国际互认,推进我全国学会专业技术资格认证工作。争取在“十一五”期间正式加入“华盛顿协议”,为全面加入工程师资格国际互认体系做好准备。
    4.充分发挥联合国咨商组织作用
    ——根据联合国机构的活动计划,发挥中国科协作为联合国咨商组织的作用,围绕信息社会和数字鸿沟,资源、能源、环境与可持续发展,人类健康安全等问题,组织开展专项研究,代表我国科技界提出报告。
    (五)履行桥梁纽带职责,搭建科技工作者服务平台
    1.广泛开展面向科技工作者的调查研究
    ——制定科协系统年度调研计划,加强科协系统调查研究工作的统筹协调,努力推出一批有较大社会影响、对党和国家制定政策有较大参考价值的调查研究报告。
    ——建立规范化、制度化的科技工作者调查制度,准确及时反映科技工作者的愿望和诉求。逐步扩大科技工作者状况调查站点数量,总量达到600个;开展网络定制调查,及时把握科技工作者的基本状况与思想动态;深入细致地搞好科技工作者状况调查,每年进行5-8项全国科技工作者专题调查,每五年进行一次科技工作者整体状况综合调查。办好《科技界情况》。
    ——开展科技人力资源研究。研究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科技人力资源指标体系、测度框架和研究方法。发布中国科技人力资源年度发展报告。
    ——深入研究中国科技工作者从事科学技术研究工作的环境条件,探索影响科技工作者自主创新能力的环境因素。研究制定中国科研环境评估指数,发布中国科研环境年度评估报告。
    2.加强科技工作者道德建设,维护科技工作者的合法权益
    ——开展科学道德建设的交流与研究,制定学术团体及科技工作者科学道德规范或行为准则,逐步建立科技工作者道德诚信档案制度,抵制学术不端行为,加强学风建设,在科技界营造良好氛围和环境。
    ——及时准确了解科技工作者在工作生活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加强对科技工作者的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探索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维护科技工作者的合法权益的方法和途径。
    3.加强科技人才队伍建设,促进科技人才成长
    ——认真履行中央人才工作协调小组成员单位职责。结合科协工作特点,组织开展为科技工作者服务活动。建设优秀科技人才库。做好两院院士初遴选工作。
    ——规范表彰奖励制度和激励机制。搞好中国青年科技奖评选表彰工作,发挥好中国青年科技奖等重要奖项的导向作用。继续评选表彰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中国科协西部开发突出贡献奖、中国青年女科学家奖、全国科协系统先进工作者和先进集体。组织开展国家科技奖励项目推荐工作。跟踪调查获奖者状况,掌握动态,提出促进科技人才成长的意见和建议。举办中国青年科技奖二十周年纪念活动。
    ——建设科技人才服务体系。研究制定科协系统科技人才服务计划,针对不同领域科技人员,动员各级科协组织搭建不同形式、不同层次的服务平台,提高服务质量和水平。
    4.加强科技工作者宣传工作
    ——大力宣传优秀典型科技人物和工作在一线特别是边远艰苦地区的中青年优秀科技工作者和创新团队。着力加强对重要社会事件中典型科技人物的宣传报道,加大优秀科技人物的电视宣传力度,编纂出版《中国科学技术专家传略》大型套书。
    ——加强与报刊、电视、网络等新闻媒体的协同合作,有针对性地宣传科技界、科技工作者对国家和社会事务的贡献,推动公众理解科学技术,理解科技工作者,支持科技事业发展。发布科技工作者社会公众形象年度调查报告。
    ——整合科协系统的各种宣传工具和平台,上下联动,加强协作,推动在科协系统内部建立起自下而上、畅通无阻的优秀科技人物宣传信息传递渠道,营造良好舆论氛围。

    (六)加强组织建设,增强服务能力
    1.推动县以上科协组织建设规范化、制度化
    ——按照《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章程》的规定,加强对地方科协召开代表大会的指导。研究制定《加强县级以上科协组织建设工作的意见》,修订《县级科协组织通则》,逐步把科协组织建设纳入规范化、制度化的轨道。
    2.加强学会组织建设
    ——按照“典型示范,多元发展,分类指导,规范管理”的原则,推进各级学会加强以章程为核心的制度建设,完善会员参与、监督学会事务的方式和渠道,探索建立民主治理结构、实现民主办会的有效途径。修订《全国学会组织通则》,完善学会管理制度体系。发展会员基层组织,实现会员分层管理和服务。
    ——加强学会专职干部队伍建设,制订秘书长职业资格标准和培训上岗制度,分期轮训学会专职人员。建立学会工作志愿者登记注册制度。
    3.推进学会改革和发展
    ——开展学会改革创新试点工作,遴选一批骨干学会进行专项改革试点,选择若干条件成熟的学会进行全面改革试点,推动学会整体改革进程。
    ——搭建学会承接政府转移职能平台,优化学会改革外部环境。推动学会主动承接科技奖励、成果评价、人才评价和技术职称评定等政府职能转变中的公共服务职能。促进制定和完善有利于科技社团发展的法规,拓展学会活动空间。
    ——加强学会理论研究和制度建设。推动建立科技社团同行认可体系。设立学会组织建设数据库,构建学会评价指标体系。
    4.切实加强科协基层组织建设
    ——加强企业、事业单位和乡镇、街道等科协基层组织(科普协会)的组织建设,研究制定适用的组织工作细则。

    ——积极推动基层组织发展个人会员,增强基层科协组织的吸引力凝聚力。

    ——开展科协基层组织工作人员培训,提高工作人员政策水平、科学素质、业务素质和工作能力。
    (七)加强网站和资源数据库建设,提高信息化水平
    1.建立完善中国科协信息化建设标准规范体系
    ——制定符合科协信息化特别是信息资源建设特点的相关标准和规范。以网站和资源数据库建设专项计划、中国科协网站管理规范、中国科协数据库规划建设标准为重点,建设基于科协组织体系的社会化信息服务体系。
    2.构建科协系统信息资源共建共享体系
    ——建立全国各级科协组织分工协作、共建共享的信息资源体系。发挥科协系统的组织体系优势,畅通网站公务信息报送、重点业务系统应用、资源数据库信息采集渠道,实现统一规划、共同建设、分级管理、资源共享。
    3.资源数据库、应用业务系统工作平台及网站建设
    ——重点建设科普资源数据库、科技学术数据库和会员数据库,形成科技团体数字化文献资源档案馆。
    ——加快建设和完善中国科协电子公务平台、中国科协七大代表服务平台、人才和会员服务管理系统、科技工作者状况调查信息系统、科普工作系统、学术交流系统、视频会议管理系统和综合数据统计分析管理系统。
    ——继续建设和完善中国科协系统门户网站,展示科协组织整体形象,搭建科协网络工作平台,发布科协系统重点工作、重大活动等信息,为社会提供科技信息服务。
    ——继续建设和完善中国公众科技网,面向社会公众提供科技知识和科技信息。

    四、保 障 措 施

    (一)建立分级负责、社会参与的实施机制
    ——牢固树立大团体思想和责任意识,充分发挥科协系统的集成、互动和相互支持的作用,建立和完善分级负责制。
    ——积极主动争取党委和政府的支持,结合本地区、本领域实际,制订实施计划。
    ——搭建社会化服务平台,集成社会资源,动员社会力量,积极引导社会各方面广泛参与规划实施。
    (二)坚持统筹规划、典型示范的工作方法
    ——统筹协调长期发展与阶段发展的关系,防止急于求成和急功近利。要在统筹规划的基础上,实事求是地确定实施进度,提出定位清晰、统一衔接、便于考核评价的阶段性工作计划和发展目标。
    ——高度重视典型示范作用,大胆探索,抓好试点,以点带面,推动全局。注重调查研究,及时发现和总结典型做法与成功经验,通过各种渠道加以介绍和宣传。
    (三)建立多渠道筹资机制,确保重点任务经费投入
    ——围绕重点任务,认真编制年度项目经费预算,优先保障并切实加大重点任务经费支持力度。制定实施针对重点任务的专项计划实施方案,建立完善国家财政推动示范引导的项目运行机制。
    ——加强与政府有关部门的沟通合作,通过承担政府部门项目委托等方式,积极争取经费支持和政策支持。制定完善吸收境内外机构、个人资金支持的具体实施办法,广辟社会资金投入渠道。
    ——建立公开、公平、公正的现代项目管理机制,提高项目管理透明度。完善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考核评估办法,制订考评标准和程序,完善项目绩效评价机制,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依法建立健全财务资产管理制度,促进财务资产管理的制度化、规范化,不断提高财务资产管理水平。确保资金使用安全有效。
    (四)大力开展干部教育培训,全面提高干部素质
    ——制定《2006年—2010年中国科协系统干部教育培训规划》,编写符合中国科协实际的干部培训教材,全面落实大规模培训干部、提高干部队伍素质的战略任务。
    ——落实《中国科协实施〈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条例〉细则》,按照分级分类和全员培训的原则,加强机关工作人员、直属单位干部、地方科协和学会干部的教育培训,推动科协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
    ——大力倡导勤奋好学、学以致用,心系群众、服务人民,真抓实干、务求实效,艰苦奋斗、勤俭节约,顾全大局、令行禁止,发扬民主、团结共事,秉公用权、廉洁从政,生活正派、情趣健康八个方面的良好风气,加强科协作风建设,以作风建设带动业务建设和自身建设。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天津市科学技术协会 版权所有 1996-2017 津ICP备13004064号-1  津公网安备 12010102000762号 
推荐浏览器:IE7.0,FIREFOX 建议浏览器分辨率1024*768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