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走进科协 学会学术 科学普及 决策咨询 人才服务 创新服务 科协“十大” 预决算公开
   您当前的位置 : 天津市科学技术协会  >  学会党建  >  工作动态
 
天津市地质学会成功举办全国第35届科技周系列活动
2021-06-01 15:22:00   编辑:岳桐树

  根据科技部、中央宣传部、中国科协统一部署,按天津市科协、中国地质学会有关要求,天津市地质学会于5月26日-27日,组织80余会员到蓟州区开展主题为“众心向党、服务会员、科技普及”科技周系列活动。

  学会组织广大会员积极参加党史学习教育,参观蓟州盘山烈士陵园,瞻仰烈士纪念碑,不忘历史、守住初心,让广大地质科技工作者学党史、强信念、跟党走。

  天津蓟县中、上元古界标准地层剖面(简称“蓟县剖面”),岩层出露连续,地层顶底部界线完整、清晰,持续记录了从18亿年到8亿年将近10亿年的地质演化信息,来自周围陆地数千至万米厚的沉积物深埋在地下,经过压实、胶结等地质作用,变成了一层层的岩石。经过后期的地质作用改造(抬升以及漫长的风化剥蚀),形成了现今的面貌,像数千米厚的巨型天书,半遮半掩散露于华北多地。虽然经历了亿万年,这套厚度巨大的岩层却近于完美地抵御住了的各种磨难,不同时间段内形成的地层之间接触关系极为清晰,各种沉积现象和化石纪录保存完好,成为中国乃至世界范围内十分难得的地层纪录。蓟县剖面名扬海内外地质界,李四光称“蓟县剖面之佳在中国乃至整个欧亚大陆恐无出其右者”。

  蓟县地质博物馆是国家级科普教育基地,设有序厅、中上元古界剖面介绍厅、地球厅、八大景区厅、蓟县矿产资源厅、化石厅、矿物岩石厅等展厅,系统描绘了地球46亿年演化过程中在蓟县遗留下来的记录和自然遗产,代表了天津地区乃至中国北方的地质历史、事件或演化过程。

  本次“蓟县剖面”学习和蓟州地质博物馆参观活动,系统全面认识蓟县剖面的地层产出和保护情况,深入了解了天津市蓟州区的历史风貌以及丰富的地质遗迹资源,进一步推动地学科技普及。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天津市科学技术协会 版权所有 1996-2017 津ICP备13004064号-1  津公网安备 12010102000762号 
推荐浏览器:IE7.0,FIREFOX 建议浏览器分辨率1024*768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