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市科协落实市文明办《关于推进市级单位在全域创建文明城市中创建天津市文明单位的通知》精神,在创建工作中,坚持突出科协特色,坚持融入科协中心工作、融入科协工作日常、融入科协工作特色,通过在“三融入”上下功夫,科协干部积极主动,担当作为,营造了文明单位创建的良好氛围。
(一)将创文工作融入科协中心工作
加强党的领导、科协系统深化改革和落实“四服务”要求是科协的中心工作,市科协注意把创建工作与中心工作结合起来。一是突出科协组织政治性,加强思想政治引领。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为主线,组织思想启动会,开展专题研讨和贯彻落实系列活动,强化全面从严治党。加强对科技工作者的思想政治引领,学习贯彻习近平在两院院士大会重要讲话精神,开展科学道德宣讲教育,组织新时代创新先锋访谈,编演爱国主义教育话剧《候德榜》、《杨石先》,弘扬科技界爱国、求实、创新、奉献的优良传统,引导教育广大科技工作者立足本岗,服务天津,报效祖国。二是突出科协组织先进性,服务我市创新驱动发展大局。主动服务 “世界智能大会”,邀请院士专家汇聚津门建言献策,举办人工智能科普论坛,组织“科技周”活动向百姓普及人工智能科技。积极参加落实“天津八条”和参与“双万双服促发展”活动。面向我市产业发展一线,提供产业链项目和人才招引目录,为我市生物合成技术创新和产业发展建言献策。在企业发展院士专家工作站,为企业引人才、招项目、解难题,服务企业转型升级,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三是突出科协组织群众性,竭诚为科技工作者服务。建立密切与基层组织和科技工作者联系制度,建设科技工作者状况调查站点,了解科技工作者所思所想意见诉求。建立“天津市科技工作者服务中心”,发挥“天津科技工作者之家”平台载体作用,为科技工作者开展科技交流等活动提供全方位服务。完善科技人才服务链,组织开展院士专家专项服务、“杰出人才”举荐评选、“青年人才托举工程”等工作,为我市科技人才提供系列精准服务。
(二)将创文工作融入科协工作日常
让创文工作经常化可持续,需要加强机制和制度建设,将其融入到科协日常工作中。一是完善组织领导机制。市科协领导班子重视创文工作的制度建设,完善工作领导小组,制定创建工作《实施方案》,通过工作动员部署,引导干部职工投身到创建工作中来,形成了“全员参与、齐抓共建”的良好格局。二是不断修改和完善各项制度。在创建中,市科协进一步完善了党风廉政建设制度、内部管理制度、审计业务制度、党务公开制度、政府信息公开制度等,把创建任务落实到日常制度中。三是纳入日常工作考核。市科协把创建工作纳入各部室及各个业务岗位考核内容,把每个人的工作内容和岗位职责与精神文明建设、绩效考核有机统一和融合起来,避免了绩效考核、日常工作和创文工作多张皮的问题。四是纳入日常规范和教育。制定市科协员工守则、市科协文明规范管理办法,通过党课、培训、讲座、参观等多种形式,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操守修养和行为规范教育,培育“文明、健康、向上”的机关良好风尚,营造浓厚的创建氛围和良好的日常工作环境。
(三)将创文工作融入科协特色工作
通过开展创建活动,市科协全面落实《科学技术普及法》《天津市科普条例》《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等,创新科学普及活动,围绕全域文明城市创建,促进全民科学素质提高。一是擦亮科学文明老品牌“科技周”。2018年 科技周以“智能科技 强市惠民”为主题,以普及智能科技知识,服务科技创新为主线,在全市范围内开展“智能科技科普、服务科技创新、提升全民科学素质”三大系列350项主要科普活动,体验面广、针对性强、趣味性浓、参与度高,受众超过100万人次,进一步提高市民的科技意识和科学素养,营造鼓励创新、尊重创造的浓厚氛围,为促进精神文明建设提供了优质服务。二是点燃科学文明新亮点“科普日”。 科普日以“创新引领时代,智慧点亮生活”为主题,集中动员组织学会、企业、学校、社会机构,深入农村、社区、学校、企业等开展基层科普活动、校园科普活动、科技馆主题日活动、院士专家科学传播活动、党员干部科学素质提升活动等260余项。主题为“科技在身边 科普零距离”的科普日主场活动在河西区举行,4000余名群众参与。通过科普日,让广大市民在享受科技带来的物质文明成果的同时,促进了精神文明提高。三是找到服务机关文明单位创建新抓手“机关科学素质大赛”。 为提高领导干部科学素养,增强领导和推动科技创新本领,提升科学文明素养,市委市级机关工委、市科协联合主办的“学习十九大精神 提高科学素养”市级机关科学素质大赛,大赛于6月下旬正式启动,有60支代表队参加复赛,6代表队进入决赛。大赛期间,市级机关参与人数超过3万人次,活跃了精神文明建设创建活动,促进了机关干部职工科学素养的提升。四是推出助力全域创文工作新举措。市科协还以落实市会合作协议为契机,制定全域科普工作方案,大力提升公民科学素质,创建天津全域科普模式。全域科普工作将以服务各区公民科学素质提升为重点,通过全民科学素质提升,提高全民科学文化水平,促进全域精神文明创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