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背景
国家海洋博物馆是由自然资源部与天津市政府共建的全国唯一国家级综合性海洋博 物馆,宗旨目标是通过收藏展示海洋自然与海洋文化历史成果,传播海洋科学文化知识, 提升全民海洋意识。博物馆的展览主题为“海洋与人类”,通过海洋自然、海洋人文、 海洋科技、海洋生态等展区,全面展示海洋自然历史与人文历史的演化、发展历程及现 今的风貌。为大力推进新时代全域科普工作,国家海洋博物馆积极响应市委、市政府《关 于大力推进全域科普工作的实施意见》要求,迅速在全领域行动、全地域覆盖、全媒体 传播、全社会共享等方面充分发挥海洋特色资源优势,有机融合线上与传统渠道,积极 运用数字化、全媒体新技术,切实履行博物馆社会教育职能,持续提高博物馆科普服务 质量,主动适应不同群体对于教育、鉴赏、展示、传播等的不同需求,全力为公众营造 内容丰富、形式多样、互动密切、科学专业、普及广泛的线上海洋世界。
二、主要做法和成效
(一)互联网+展览,全景VR呈现“云海博”
科技开启了观展新视角。国家海洋博物馆充分利用“互联网+展览”模式,在“云端” 打造360度全景VR展览,相继将《远古海洋》展、《今日海洋》展、《龙的时代》展、
《海洋与天文》展、《筑梦极地》展、《中华海洋文明第一篇章》展、《中华海洋文明 第二篇章》展以及《欢乐海洋》等进行线上展示,观众可以通过网站、微信公众号、“掌 上海博”微信小程序等按照预设的推荐路线进行观展,也可以自主调整视角,身临其境 的参观展览,近距离观看展品,更配有详尽的语音讲解,为观众带来全新的线上观展体验, 增加了博物馆的趣味性,为观众创设了全新体验情境,让更多人了解海洋知识,关注海洋文化。
国家海洋博物馆今日海洋线上展厅
(二)音视频+直播,紧跟科普新风尚
1、紧跟社会热点开展科普直播活动
直播是近年来迅速兴起的受大众普遍欢迎的传播新趋势和科普新风尚。国家海洋博 物馆充分利用“新媒体+大众文化”的传播方式,结合自身实际、放开思路,聚焦热点 节日和博物馆重要事件节点,联合央视新闻等主流媒体平台,策划了一系列直播活动, 并通过微信公众号、新浪微博、官方网站、央视频号宣传传播,完成宣传素材制作储备、 馆内各屏视频投放,摄录设备调整测试,与多平台沟通方案,线上媒体活动预热,直播 前流程预演,直播期间设备协调,活动素材归纳整理,活动后经验总结,观众评价追踪 反馈等一系列宣传运营保障工作,保障每次直播顺利开展,受到公众广泛好评。
2020年,国家海洋博物馆原创和合作开展以下特色科普主题直播,累计吸引并影响 了线上网民数千万人次:
4月22日“世界地球日”,与央视新闻平台合作,推出主题为“世界地球日一探访 国家海洋博物馆”直播;
5月18日“国际博物馆日”,与央视新闻平台合作,推出主题为“航海发现之多元 的世界”直播;
6月8日“世界海洋日”,与央视新闻平台合作推岀主题为“为可持续海洋创新”直播;
6月25日“全国土地日”,与央视新闻平台合作,开展主题为“节约集约用地严守 耕地红线”的直播;
7月14日国家海洋博物馆恢复开放,配合“从风帆到行轮”展厅开展,推出主题为 “扬帆海上阂览博物”直播;
8月24日第34届科技周,推出主题为“科学为民一一人与自然和谐”系列直播活动;
11月10日,中国自主研发制造的万米级载人潜水器“奋斗者”号突破10909米,国家海洋博物馆参与央视频逐梦深蓝直播。
国家海洋博物馆7月14日直播海报
2.满足多样需求拓展视频主题科普
(1)“海博线上课堂”,主要面向学生群体的科普类栏目,让观众足不出户进入 海洋知识讲堂,了解海洋的前世今生,探索海洋的开发与保护。该视频内容丰富,授课 方式轻松活泼,依托国家海洋博物馆条件,让观众更直观的学习和认知海洋,目前该系 列已拓展到三大主题18期视频。
(2)“探海微视频”,由海博讲解员出境的趣味攻略类视频,带观众一起挖掘参 观路线和亮点,以每期一个展区主题的节奏,详细讲解蕴藏在展览中的专业知识,让观 众对海洋知识有更深刻的认知,目前该系列拓展6期视频。
(3)“海博VLOG”,为抗击疫情特别策划的视频栏目,向公众展示国家海洋博物 馆在科普背后的努力付出,让观众能够更直观的了解到国家海洋博物馆人努力科普的“台 前幕后”,目前该系列拓展6期视频。
倾听海洋故事打造音频科普电台
国家海洋博物馆音频特色科普栏目一一“听海电台”,包罗万象、涵盖古今,尤以 海洋科普类故事“余音绕梁”引人入胜,其他诸如海洋神话、相关重要历史人物传说等 丰富内容同样吸引了大量铁杆粉丝。国家海洋博物馆通过音频电波的形式,为观众奉献 大饱耳福的海洋科普听觉盛宴,目前该系列现已拓展更新218期。
(三)图文并茂长短相宜,赢得观众青睐
为以科普赢得观众青睐,树立海洋科普品牌,国家海洋博物馆在微信公众平台、官 方网站、新浪微博推出了一批科普文章栏目,图文并茂长短相宜,特色鲜明,各具代表性, 既有专业性稍强的科普长文,满足热衷专业探索的粉丝需求;也有通俗易懂、有趣精干 的科普短篇,带观众了解海洋数亿年变化更迭;还有精彩的海洋科学史知识,一起领略 海洋文明的兴衰起伏。
1.自然科普栏目
(1) “标本有话说”科普栏目,依托国家海洋博物馆现有的生物标本、化石标本、 骨骼标本等,科普与标本相关的海洋生物及生物族群,讲述每个标本背后的故事,解答 常见问题,更直观的展示海洋生物的形态细节,近期已连续更新4期。
国家海洋博物馆标本有话说栏目和向海而兴栏目
(2) “海洋冷知识”科普栏目,选取海洋中鲜为人知的知识,满足公众猎奇心理, 打破固有思维,讲述生动有趣的科普海洋知识,近期已连续更新15期。
2.人文科普栏目
“向海而兴”科普栏目,从国家海洋博物馆馆藏展品出发,深度挖掘中华海洋文明 发展历程中的精彩故事,梳理海洋文化的兴起脉络,探索人文科学视角下的广袤海洋, 努力讲好中国海洋人文科学故事,近期已连续更新5期。
3.专业探索栏目
“海博讲习所”科普栏目,以深入探索海洋、研究海洋的视角,为公众提供内涵相 对更丰富、专业度相对更高的科普栏目,与公众共同探讨最新研究成果,进一步激发公 众兴趣,近期已连续更新2期。
4.浅易求知栏目
“瞰海拾贝”科普栏目,以普及浅易类海洋科普知识形式,覆盖海洋生物、人文、 地理等多方面,缩短公众阅读时间,扫除海洋知识盲区,近期已连续更新3期。
(四)创新科普形式,动员社会公众广泛参与
1.主办海洋主题科普绘画征集活动
以“尊重生命、爱护海洋”为科普精神理念,为积极发挥青少年绘画才华,引导社 会公众广泛参与,国家海洋博物馆于2月18日在微信公众平台、官方网站发起海洋主 题少儿绘画征集活动,共征集到全国各地参赛作品963幅,其中获奖作品共计133份, 包括一等奖11位,二等奖19位,三等奖34位,优秀奖69位,并在6月8日举办“6. 8 海博首届主题绘画展”,对优秀作品做集中线上展示。
2.联合举办大型线上科普互动活动
抗击疫情期间,为了让广大青少年学生居家体验科学魅力,提高动手能力,1月31日, 国家海洋博物馆与中国科技馆等单位联合开展全国科技馆、博物馆线上“科学实验挑战 赛”活动,同步在微信公众平台、官方网站向全网征集优秀作品,截止7月2日挑战赛 落下帷幕,共计征集到15000多件科学参赛作品,线上总播放量累计超5亿。
为充分发挥科普宣传主力军作用,积极应对和防控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帮助社 会公众了解疫情相关知识、增强自我防护能力,在疫情期间,由中国自然科学博物馆学 会主办、国家海洋博物馆承办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知识有奖竞答活动”在2月29日上线, 对引导公众科学抗疫起到了积极的普及作用。
三、经验启示
(一) 找准主体定位、制定科普规划、明确目标群体,梳理总结自身优势,着手打 造具有自身特色的科普品牌。
(二) 全方位、立体化、深层次、广领域开展科普服务,主动结合不同群体不同需求, 对科普内容进行定制化、精细化再加工。
(三) 与时俱进、契合潮流,不断创新科普形式,积极推出公众接受度高、内容新颖、 体系科学的科普栏目。
(四) 充分利用互动形式,发挥公众参与的新媒体传播效应,努力培养公众忠实度 和科普粘性,不断拓展持续活跃的科普“朋友圈”。
(五) 与重量级专业新媒体平台深度开展科普交流合作,增加显示度和公众关注度, 使得科普服务与科普产品相得益彰互相促进,全面提升科普影响力。
(责任编辑;傅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