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走进科协 学会学术 科学普及 决策咨询 人才服务 创新服务 机关党建 预决算公开
   您当前的位置 : 天津市科学技术协会  >  专题回顾  >  天津市全域科普典型案例事例  >  全领域行动
 
天津市实验小学——“我为你种菜”—科普联盟校跨境种植
2021-02-20 15:06:13   编辑:岳桐树

  、背景

  为号召青少年增强环保意识,保护环境,热爱自然,全国中小学生共同发起“千校携手,热爱自然,绿色生活”倡议。天津市实验小学结合本校优势,创意开展了“我为你种菜”一一科普联盟校跨境种植“千校携手”项目。这一项目让学生通过物联网种植,熟悉各类植物作物,了解不同地区典型作物的特征、生长环境、种植维护方法以及物候对植物生长的影响。同时,学生通过认识各种传感器和控制器,掌握大数据的釆集分析,初步了解未来智能农业,体验现代农业科技为人类带来的便利,并通过亲身种植和养护控制,来学习和掌握农业种植及物联网技术的相关知识、技能,启发科技思维,增加创造力。

  、具体活动方案内容、步骤及过程

  (一)活动内容

  1.通过三、四年级素拓活动招募学生,进行物联网知识技能培训,开展作物种植活动。

  2.组织素拓组学生参观现代农场,了解最新农业科技。在学校建立本校物联网种植基地,让学生体验物联网种植带来的便利,掌握实际操作技能。

  3.带领学生围绕物联网种植开展物候和环保相关活动,设计简单对比试验,掌握大数据分析等技能,了解环境对植物生长的影响。

  4.组织学生进行种植技能培训,练习讲解和演示。

  5.确定作物品种,了解相应种植技术,确定环保主题进行研究。根据活动安排如下步骤进行:

  (二)活动过程和步骤

  1. 活动准备

  1)成立项目小组。确定物联网跨境种植项目,论证项目可行性,调研现有资源,上报学校领导并取得相关支持,明确具体负责人,安排一位行政主任协调工作,明确工作安排,细化参与项目的科技辅导员的任务,为今后活动的顺利开展奠定基础。

  2)联系校外科技教育资源,取得技术支持,并做好校内物联网农场建设规划,安排活动场地和器材准备。(第一周)

  3)建成天津市实验小学科技中心物联网基地,进行技术测试。(第二周)

  4)招募参与此次活动的三年级四年级学生,成立物联网素拓小组。确定物联网课程方案,进行教师培训。(第三周)

  1. 活动日程

  课程普及:(2017年10月至2018年7月)三、四年级学生进行物联网基础知识的课程学习。开设基于农业物联网平台的自然科学校本课程,对学生进行基础知识和技能训练。

  课程涉及内容:

  1、生物的观察、种植饲养相关探究实验。

  2、气候、物候、土壤环境科学。

  3、农业机器人应用。

  4、语数外等工具学科的实践应用:如自然笔记、空间测量。

  5、农艺、园艺等美学设计。

  6、茶艺、中医药等文化渗透。

  7、物联网技术、大数据处理。

  8、渗透环保意识,组织相应环保活动。

  设计意图:通过课程学习,普及物联网基础知识,训练相关能力。并围绕物联网进行STEAM课程拓展学习。本环节让学生通过基于农业物联网平台的自然科学校本课程,了解物联网的基本知识,从头脑中对活动主题内容有初步认识,产生探究兴趣。教师选拔有专长的学生,为后续活动奠定基础。

  研学交流:(2018年7月7日至2018年7月21)赴全国科普联盟校交流研学,赠送器材和培训学生。此次实验小学的研学活动是以科技为主题,所以安排了三项科技展示交流活动。

  首先亮相的是一个节水发明,邢亦舒同学讲解了双排水节水菜盆,与高可馨演示的PPT天衣无缝。

  接下来的两个环保机器人创意展示,引起了科普联盟校小朋友的兴趣,张芮妍与陈卓两位同学设计的健身房发电跑步机,由于考虑到老人使用,做了特殊的设计,受到科普联盟校老师的称赞。戴雨柔同学走上讲台,落落大方进行讲解“会呼吸的大楼”,对空气污染物的合理利用,她演示得非常成功。王万江老师介绍了物联网种植一一“我为你种菜”活动,让师生体验了新技术,指导科普联盟校的孩子如何去操作操控设备。

  跨境种植:(2018年9月至2019年1月)进行物联网种植活动。双方的孩子要围绕为对方种菜进行网上的合作与交流,锻炼他们多方面综合的能力。学生要对植物的生长情况进行记录,远程监控维护作物生长,随时向对方学生提供情况。整个过程需要网上的不断通信,对比果实的收成,看看能不能吃到新鲜的蔬菜。这是合作共赢的活动,即使种植失败,也会获得宝贵的经验。这种交流的方式可以确保在植物生长期间持续的联络,比短期的游学更有意义。

  环保研究(2019年3月至2019年9月)围绕物联网开展生物和环保课题研究

  将活动提升为生物和环保课题研究,突出研究性学习,让学生在真实情境中参与环保,意识到环境与人的关系和保护环境的重要意义。达成千校携手项目的目标,号召青少年增强环保意识,保护环境,热爱自然。

  学生们围绕物联网开展生物和环保课题研究

  学校建立物联网种植基地

  、具体活动成果

  (一)提交环保方案

  学生设计利用物联网进行环保课题研究的方案,提交到相关行政管理部门。学生积累大量的数据资料,进行环境课题研究,撰写多篇物联网种植的文章,并在科技博览杂志发表。一名同学获得天津市首届科普征文一等奖,两人获得三等奖。

  二) 资料汇总,成果展示

  将活动过程中的文字,图像,视频等相关资料进行汇总保存,并把学生收获的蔬菜在校内进行专题成果展示。组织全校学生参观学习,对活动中表现突出的学生进行表彰鼓励。校外由新闻媒体进行活动环节纪实报道,面向社会宣传本次活动,扩大宣传面和影响力。

  三) 物联网成果展

  根据物联网技术研发环保和生物种植方面的发明。物联网水面农场、智能声控物联网种植系统、潮汐式物联网灌溉系统、物联网遥控灌溉沥水支架获得实用新型专利。

  学生展示种植成果

  、经验启示

  本次由实验小学创意的“我为你种菜”一科普联盟校跨境种植活动能够顺利推进,得益于上级科协、全国科普联盟校、实验小学各方面的鼎力支持,得益于各校广大科技工作者的热情参与。这一科普活动专业性强、针对性强,贴近科技前沿,贴近社会自然,活动持续周期长也相对稳定,容易受学生欢迎。这一活动还有促进学校教学和跨校、跨地区的科技教育交流的作用。活动开展后,多家媒体对实验小学物联网跨境种植活动进行了跟踪报道,形成了一定的社会影响力。更多的科普联盟学校主动要求开展此项活动。未来实验小学将建成以物联网种植为特色的物联网农场,与多个地区的科普联盟校进行协作,拓展活动领域,并借助这一平台开展环保教育。

  (责任编辑:傅彧)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天津市科学技术协会 版权所有 1996-2017 津ICP备13004064号-1  津公网安备 12010102000762号 
推荐浏览器:IE7.0,FIREFOX 建议浏览器分辨率1024*768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