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走进科协 学会学术 科学普及 决策咨询 人才服务 创新服务 机关党建 预决算公开
   您当前的位置 : 天津市科学技术协会  >  专题回顾  >  天津市全域科普典型案例事例  >  全地域覆盖
 
天津市河北区科学技术协会——以基层科协组织为抓手 让全域科普在河北区落地生根
2021-02-22 14:19:21   编辑:王琳

  一、背景

  河北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全域科普工作,出台了《河北区关于大力推进全域科普工作的实施方案》,明确了五大项工作任务,制定了部门责任清单,要求全区各部门加强协调,上下联动,形成合力,统筹推进全域科普工作。河北区科协认真贯彻市委、区委决策部署,建立全域科普常态化机制,通过完善组织建设,提升服务能力,打造活动品牌,推进全媒体传播等方式,推动全域科普向纵深发展。

  二、主要做法和成效

  (一)做好“全”的设计,强化科协组织赋能

  一是织就一张网,筑牢基层组织建设之根。为进一步完善科协组织架构,提升基层科协组织力,河北区科协进一步强化科协基层组织建设工作,召开了河北区科协第五次代表大会,选举产生了河北区科协新一届领导班子,对未来五年科协工作进行规划和部署,为全区科协工作有序开展夯实了组织基础。区科协把强化科协基层组织建设作为重头工作,指导街道建立科协组织,各街道党工委按照要求加强对街道科协的领导,配齐科协领导班子,10个街道实现了全覆盖。区科协还指导社区建立科普协会,全区118个社区均建立了科协组织,形成了区一街道一社区三级科普网络全覆盖的新格局。为进一步延伸科协触角,区科协加强企业科协组织建设,探索企业联合科协建设模式,推动科协组织向科技工作者集中的企业、园区、医院等载体延伸覆盖,构建了纵横交织、条块结合的组织体系。

  二是完善制度层,铸就基层组织建设之魂。建立健全区科协全委会制度、常委会制度,定期向街道科协、企业科协以及科技工作者汇报工作、开展学习、交流活动,加强对全区广大科技工作者的思想政治引领,引导科技工作者强化“四个自信”,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积极探索建立街道科协月例会制度,每月召集街道科协秘书长,全面了解基层工作情况,总结前一阶段工作进展,听取吸纳基层科协工作意见。经过近一年的实践,月例会制度不仅为区科协做好下一步工作提供了依据,也进一步提升了街道科协的工作效率和服务能力,为基层科协组织建设夯实了制度基础。

河北区科协召开第一次街道科协工作例会

  三是建设强堡垒,夯实基层组织建设之基。人才队伍是基层组织建设的坚强堡垒,区科协积极组建不同领域、不同层次的科普人才队伍。从市级学会、高校、卫生、教育等多个系统和职能部门中,聘请了54名专家组建了“河北区科普讲师团”,开出“菜单”,精准推送科普服务,积极打造特色科普名片;建立起一支4774人的科技志愿服务队,积极动员各区级部门结合职能开展特色科普宣传,累计开展志愿服务活动百余场,推动科技志愿服务活动深入开展;依托“科普中国”App,发展了一支5748人的科普员队伍,通过积极在微信群、朋友圈转发权威科普知识,努力营造“天下无谣”网络舆论环境。

  (二)做好“融”的文章,突出科普的全领域渗透

  一是融入媒体宣传。大众传媒是公众获取科普信息的主要渠道,是科普宣传的重要媒介,河北区科协积极与区委宣传部、区委网信办等单位配合,将科普融入区级媒体宣传,将“全域行动、科普惠民”成为媒介推送的一个重要内容。在区融媒体中心开设科普栏目;在主干道上安装以“全域科普”为主题的宣传展牌;在商业综合体户外宣传大屏上插播科普公益广告;在河北区官媒“津彩河北”微信公众号开设科普专栏;在社区宣传栏上张贴科普海报;在社区宣传电子屏上轮播科普短视频,这些都有效的营造了“科普无处不在”良好氛围。

  二是融入部门工作。结合区域实际,制定《河北区推进全域科普工作责任清单》,明确任务,细化分工,建立了统筹谋划、协同推进的工作机制,将全域科普与各部门职能有效融合;建立全域科普联络员队伍,全区各机关单位均指定专人负责对接区科协工作,定期召开联席会议,联系交流科普活动开展情况。两年来,全区34个责任单位100%开展了科普活动,20个非责任单位也开展了科普活动,全区部门(单位)开展科普活动的覆盖率达到78%,有力的推动了全域科普与职能工作的相互融合,促进全域科普工作取得实效。

  三是融入基层工作。以科技工作者、科技周、全国科普日等品牌活动为抓手,进一步发挥好重点科普活动的带动作用,从社区工作的实际出发,区科协为社区定制了科普活动计划,着力在丰富内容、创新形式、扩大影响上下功夫,社区科普活动数量和质量大幅提升。

河北区开展2020年全国科技工作者日活动

  两年来,共开展社区科普活动2587场,千名专家进基层活动120场,科普工作已经逐步成为社区党委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为了让社区党群服务中心成为群众获取科普知识的重要阵地,区科协先后为118个社区配置科普图书5850本,建设科普长廊10处,安装科普触摸宣传屏10块,打造社区科普样板间5个,2020年春节期间,科普送“福”活动惠及7万户家庭,将科普的触角延伸到千家万户。经过不断努力,在2019年天津市公民科学素质测评中,河北区具有科学素质的公民比例达到16.2%,较2018年增长1.1%,公民科学文化素质得到稳步提高。

  三、经验启示

  一是抓队伍。科协工作归根到底是做人的工作,特别是要做好广大科技工作者的工作。因此,一支强有力的基层科协工作队伍是做好工作的前提和保障,全域科普工作开展以来,区科协以打造“开放型、枢纽型、平台型”组织为目标,积极延伸“触手”,着力把科协组织建在街道社区、学会协会和科研院所,并发挥其“点带面”的辐射带动作用,把基层科协组织和队伍作为联系服务科技工作者的桥梁和纽带,不断夯实基层科协组织框架,为科协组织注入了强大的生机和活力,确保了各项任务落到实处。

  二是抓制度。完善高效的制度运行是科协组织建设和管理的保障,也是做好全域科普的重要一环。区科协按照中国科协和市科协关于全域科普的总体部署和要求,扎实开展基层科协科普制度建设,认真做到制度“三上墙”,即基层科协科普工作流程上墙、专兼职科普工作者职责上墙和科普活动备案制度上墙,切实为全域科普工作“全方位、无死角”开展提供了制度保障,彻底杜绝了以往工作中的推诿扯皮现象,营造了“靠制度办事、依制度管人”的良好氛围。

  三是抓人才。各领域、各层次人才是做好全域科普的重要支撑,也是基层科协工作的主要载体和依托。区科协始终坚持“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的人才使用方式,在基层专职科普人员方面,着力抓好政策讲解和业务培训,通过定期开展讲座、参观、学访等方式,拓展他们的视野,丰富工作思路,创新工作招法;在兼职科普志愿者方面,通过多种渠道,积极与市、区环境保护、卫生健康、防震减灾等部门建立联系,努力挖掘方方面面的科普人才,利用他们的所学所长,不定期地为街道、市区开展各级各类科普讲座,赢得了广大公众的一致称赞。

  四是抓特色。在科普资源社会化、多元化的当下,要想做到全域科普,必须立足自身,探索符合区域实际的发展途径。通过细致的走访调研和缜密的梳理分析,我们认为,要打造区域特色,必须坚持“两条腿”走路。一方面,把行业内具有影响力科技场馆建设和改造纳入区域科普发展总体规划,并与创文等区域中心工作结合,把科普元素逐步融入区域大发展中,避免“单打一”,实现“借鸡生蛋”“借力发展”,满足公众不断增长的科普需求;另一方面,充分了解掌握全市科普动态,在做强自身科普品牌的同时,与兄弟区形成“差异化”发展模式,加强与区域内大专院校、科研院所、高新企业的联系和互动,在吸收拔尖科技人才进入科协组织的同时,利用其在各自领域的影响力,为全域科普服务,形成良性互动、和谐共生发展。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天津市科学技术协会 版权所有 1996-2017 津ICP备13004064号-1  津公网安备 12010102000762号 
推荐浏览器:IE7.0,FIREFOX 建议浏览器分辨率1024*768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