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走进科协 学会学术 科学普及 决策咨询 人才服务 创新服务 机关党建 预决算公开
   您当前的位置 : 天津市科学技术协会  >  专题回顾  >  天津市全域科普典型案例事例  >  全领域行动
 
天津市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局 天津市科学技术协会
——开展科学传播职称评价 助力全域科普深入实施
2021-02-23 10:15:50   编辑:岳桐树

  亮点导读:

  2019年9月,天津市开展科学传播专业职称评价工作。按照品德先行、分类评价、注重实绩、严格标准的原则,构建了更加符合天津市科学传播专业技术人员职业特点的职称评价体系,评价结果实现了京津冀互认,畅通了全市科普工作者职称晋升渠道。通过职称评价,评出了科普工作的社会影响、评出了对开展科普工作的热情、评出了投身科普工作的干劲,对加强科普人才队伍建设,激励科普工作者建功立业新时代,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背景

  2016年5月3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科技三会”上指出,科技创新、科学普及是实现创新发展的两翼,要把科学普及放在与科技创新同等重要的位置。为深入贯彻落实习总书记的指示要求,探索新时代科普工作模式,天津市委、市政府于2019年3月印发了《关于大力推进全域科普工作的实施意见》,对天津市科普工作作出新的全面部署。其中,明确提出设立科学传播专业技术职务,加强科普人才队伍建设,引导广大科普工作者成长成才,促进科学普及与科技创新协同发展,为推动全域科普深入实施提供有力支撑。

  长期以来,广大科普工作者以提高全市公民科学素质为己任,积极传播科学知识、科学精神、科学思想、科学方法,开展理论研究、产品制作和普及推广工作,不断创新科普工作的内容和形式,为激发公众创新能力,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和可持续发展做出了自己的努力和贡献。然而,由于没有相应的专业技术职称和晋升渠道,致使科普工作者职业认可度不高,职业发展方向不明确,很大程度上弱化了科普工作者的归属感、责任感,影响了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在一定程度上影响高水平科普工作队伍的建设。开展科学传播职称评价,结束了长期以来科普工作者没有专门的职称晋升渠道的历史,解决了科普工作者专业发展的问题。对深入推进全域科普工作,加强科普人才队伍建设,提升科普工作专业化发展水平,激励科普工作者建功立业新时代,提供了新的制度保障,具有重要意义。

  、主要做法和成效

  一)广泛调研论证,建立科学评价体系

  2019年2月,在《关于大力推进全域科普工作的实施意见》研究起草阶段,市科协就结合全域科普工作的实际需求,按照《天津市关于深化职称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的工作部署,启动天津市科学传播职称评价建设工作。一是广泛开展调研。市科协作为全市全域科普工作的牵头实施单位,积极承担责任,与市人社局、市科技局、市文化旅游局、市社科联、各区科协、学会、科普基地进行专题对接,广泛了解科学传播从业人员需求。同时,积极向北京市科协求教学习,借鉴北京的经验做法。二是制定有关文件。在广泛调研的基础上,编制了《评价标准》《代表作清单》《政策问答》等文件,邀请清华大学、南开大学、天津大学、河北工业大学和有关学会的专家学者,就评价范围、级别设置、评价方式、评价机构、评价标准、评价程序等相关事项征求意见。三是组织专家论证。先后召开3次工作论证会议,邀请市人社局、市科技局、市文旅局、市社科联、高校的专家学者及国家超算天津中心、科大讯飞、天地伟业、华为创新中心等产业技术带头人,对评价体系进行了反复论证。确定了评价标准釆取京津两地同一标准;专业领域自然科学传播和社会科学传播全覆盖;从业方向理论研究、产品开发、普及推广全方位;评价方式评委会评审、水平考试、单位认定综合评价的评价体系,真正从科学传播的工作实际出发,实现日常工作与评价体系的相统一。

  二)严格推荐遴选,组建高水平评委会

  2019年9月,市人社局、市科协、市科技局、市文旅局、市社科联等5家单位联合印发《关于开展科学传播专业职称评价工作的通知》,明确要求由市科协组建天津市图书资料系列科学传播专业高级职称评审委员会,负责科学传播专业正高级、副高级职称评审工作。市科协在市人社局的指导下,根据有关要求,从市科协、市文旅局、市科技局、市社科联、市教委、市农委、市卫健委、市规划资源局、市应急局、市气象局、市地震局、北京市科协、河北省科协等13个单位推荐的143名专家人选中,综合考虑专家工作领域、科学传播影响力、对科学传播工作熟悉程度等因素,遴选出44名正高级专家组成天津市图书资料系列科学传播专业高级职称评审委员会。评委会专家覆盖了基础科学研究、技术转化、卫生健康、农技推广、气象、应急救援、图书管理、编辑出版、新闻传播、科技管理等与科学传播专业关系紧密的专业领域;分别来自京津冀三地的高校、科研机构、医院、科普类场馆,实现京津冀协同评价。

  2019年9月11H,颁发全国首张科学传播专业职称证书

  三)科学组织实施,客观开展评价服务

  天津市科学传播职称评价釆取分级评价的方式,初级采取单位聘任方式,中级釆取京津职称联考和评审结合方式,高级釆取评审方式,评价方式更加突出用人单位的评价权重。2019年9月11日,在《关于开展科学传播专业职称评价工作的通知》正式印发不到一周,天津市就颁发了全国首张科学传播职称证书。在2019年度的评审工作中,市科协、市人社局会同各区、各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大力开展政策宣传,主动对接单位需求,广泛动员科普工作者积极参与职称评价。9月17S,由评委会公布了《2019年度天津市科学传播专业职称评审工作方案》,就申报条件、申报材料要求、申报渠道、评审步骤等有关事项进行了进一步明确,同时开通热线电话,就相关政策问题进行解答,为申报人员做好服务保障。2020年年初,克服新冠肺炎疫情的不利影响,组织召开了评审会议,由评委会专家参照评价标准,综合评议申报人的知识水平、专业能力和工作业绩,评选出25人取得天津市首批科学传播专业高级和中级职称。通过人员覆盖面广、专业水平高,全部来自基层一线,得到全市科普工作者的一致认可。

  2020年5月30日“全国科技工作日”期间,为天津市首批科学传播职称获得者颁发证书

  、经验启示

  天津市科学传播职称评价工作实施以来,在促进科普人才队伍建设上取得了一定成效,主要有以下三方面的启示。

  (—)坚持从服务工作大局出发

  开展科学传播职称评价工作,既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技创新、科学普及是实现创新发展的两翼,要把科学普及放在与科技创新同等重要的位置”的重要指示和天津市委市政府《关于大力推进全域科普工作的实施意见》的工作部署,也是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职称制度改革的意见》的重要举措。同时,在设立过程中贯彻京津冀协同发展要求,与北京市釆取同一标准,促进京津冀人才评价协同落实落地。在工作中得到了天津市人社局以及北京市人社局和北京市科协的鼎力支持。

  (二)坚持服务科技工作者的初心

  人才是国家最宝贵的资源。实现创新发展,需要科普事业的大力发展、全面发展,需要一支相对稳定、素质优良的人才队伍。习近平总书记号召广大科技工作者,以提高全民科学素质为己任,把普及科学知识、弘扬科学精神、传播科学思想、倡导科学方法作为义不容辞的责任,在全社会推动形成讲科学、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良好氛围,使蕴藏在亿万人民中间的创新智慧充分释放、创新力量充分涌流。科协组织作为党和国家联系科技工作者的桥梁和纽带,坚持团结科技工作者、服务科技工作者的职能定位,以设立科学传播职称为抓手,精准发力,吸引更多的人才投身到科普工作中来,为强健科普之翼培养生力军。这一工作将为鼓励科普工作者坚定职业理想,激励他们建功立业新时代,提供有力的制度保障。

  (三)坚持评价注重工作实绩

  在评价体系中我们充分考虑科普人才的特点和评价需要,破除“唯论文、唯职称、唯学历、唯奖项”,充分体现以能力水平和业绩成果为导向的评价体系。突出不同专业领域科学传播的共性,着重对学术水平、行业认可度、工作绩效和传播效益进行评价,强调能力、业绩、贡献的评价指标体系。充分体现科学传播岗位特点,按照理论研究、内容制作和普及推广的不同方向对申报人进行评价,实现精准评价。让科普工作者具有归属感、获得感、成就感,引领科普工作者不断提升业务水平,促进科普工作水平的整体提升。

  (责任编辑:韩晋江)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天津市科学技术协会 版权所有 1996-2017 津ICP备13004064号-1  津公网安备 12010102000762号 
推荐浏览器:IE7.0,FIREFOX 建议浏览器分辨率1024*768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