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走进科协 学会学术 科学普及 决策咨询 人才服务 创新服务 机关党建 预决算公开
   您当前的位置 : 天津市科学技术协会  >  专题回顾  >  天津市全域科普典型案例事例  >  全领域行动
 
天津市气象局天津市气象学会——打造高素质气象科普人才队伍
助力全市气象科普工作提升
2021-02-24 09:31:51   编辑:岳桐树

  亮点导读:

  市气象局以气象科普基地建设为平台,以主题科普活动、科普业务交流、科普大赛为抓手培养科普人才,锻炼科普队伍,逐步打造出一支全方位、多层次、专业化的高素质气象科普人才队伍,助力全市气象科普宣传综合实力有效提升。

  、背景

  气象科普工作是气象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拓展和延伸公共气象服务的有效方法,是提升气象软实力、提高全民科学素质的重要途径。气象科普要发展,人才是关键。气象科普人才队伍在气象科普工作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是满足公众对气象新知识需求的基本保障。气象科普人才队伍的建设状况既影响气象科普工作成效,又影响当今气象科技竞争格局。人才充足、均衡,后备力量强大是科普事业得以持续发展的基础条件,只有不断提高科普人才的技能水平,才能使科普保持较强的创新能力,才能为天津公众普及气象科学知识,才能助力全民科学素质提升。天津市气象局高度重视气象科普人才队伍建设,成立气象科普创作和科普传播队伍,现有“全国科普先进个人”1人、“全国科普讲解大赛二等奖”3人、“天津科普大使”1人、“天津市优秀科技志愿者”6人,专兼职科普人员100余人。

  、主要做法和成效

  一)打造气象科普基地,为科普人才队伍建设搭平台

  天津市气象科普教育基地,免费向社会开放,向广大市民宣传最新气象科技进展,普及气象知识。每年接待社会参观者过万人。为提升参观者的体验感,天津市气象局成立了一支由各单位业务人员组成的气象专家团队,为参观者讲解普及气象知识。近年来,随着科普基地向社区、学校、农村不断延伸,气象科普专家团队不断扩大。天津气象科普人才队伍共包含正研级高级工程师12名、高级工程师20余名,青年气象科技工作者50余名。目前,市气象局专兼职科普工作人员和社会公众志愿团队共有100余人,为传播气象科普知识贡献了力量,科普传播能力明显增强。

  二)丰富科普内涵,培养复合型气象科普人才队伍

  1.借赛事,助力科普人才培养与团队建设

  组织策划全市气象部门科普讲解大赛,鼓励全市气象部门职工,结合自身业务撰写稿件积极参与演讲。演讲比赛在广泛传播各领域的气象科学知识的同时,深度挖掘和培养有潜质的气象科普讲解员,择优选拔参加天津市和中国气象局的科普讲解大赛,展现天津气象人风釆。近几年,先后共派出13人参加省部级科普讲解大赛,其中5人获科技部奖项,3人获中国气象局奖项,5人获天津市奖项。科普讲解大赛成绩斐然,同时也为天津市加强气象科普宣讲能力挖掘到人才,组建起一支专业的气象科普宣讲队伍。多名专家还受聘成为校园气象科普基地校外辅导员。

  参加天津市科普讲解大赛

  2.以“四进”活动为纽带,组建气象科普专业团队

  近年来,天津气象部门大力推进气象科普“四进”活动,推动气象科普向基层延伸覆盖。在社区,市气象局实现了单位科普讲座向科普互动参观相结合的转变,不仅安排气象科普专家深入社区开展气象科普讲座,还邀请社区居委会管理人员参加市气象局相关科普培训,增强其气象科普能力,延伸气象科普“触角”。在农村,精心组织农业气象专家针对气象灾害防御技术赴宝批和武清种植大区进行现场交流指导。推广农业气象适用技术,提升农业生产的气象科技水平,助力乡村振兴战略,增强农民气象服务获得感。在企业,为提高企业的防灾减灾意识以及应对处理气象灾害能力,将专业气象服务与科普宣传有机结合,赴多家企业用户,开展科普进企业活动。在军营,为驻津空军部队官兵讲授气象专业知识,推进气象军民深度融合发展。

  开展气象科普进社区活动

  天津市气象局逐渐打造出一支有想法、有作为、负责任的气象科普专业团队,既有在职职工,也有退休干部,涵盖预报、预测、防雷、人影、服务等气象工作各领域。气象科普体系更加完善,人员队伍发展更加均衡,为天津气象科普工作顺利开展形成有力支撑。

  3.以多样化活动为桥梁组建气象科普志愿队伍

  每年,天津市气象局以全国科普日等大型气象科普活动为契机,开展丰富多彩的户外科普宣传活动,并以活动为桥梁向社会招募气象知识爱好者加入,组建一支社会化的气象科普志愿团队。通过多方合作,天津市气象局逐步建立起由气象科普专家和社区工作人员、学校老师、企业员工等组成的科普志愿团队,同时通过与海事、应急、地震等相关部门的合作,将单一的气象科普宣传向综合防灾减灾科普宣传转变,科普志愿队伍不断壮大,防灾减灾知识覆盖范围越发广泛,科普志愿者向更广、更深范围覆盖,形成社会化科普宣传新局面。

  由气象科普专家和社区工作人员、学校老师、企业员工等组成的科普志愿团队

  三)健全机制,为气象科普队伍常态化发展夯实制度保障

  天津市气象部门逐步将气象科普“一阵子活动”向“常态化工作”转变,建立健全保障机制,确保气象科普队伍常态化发展。建立市局党组统一领导、办公室组织协调、相关部门分工负责、各单位共同参与、各平台渠道协同发声的科普宣传工作体系。明确提出具体措施,建立稳定的气象宣传科普队伍。一是做强专职人员队伍,提升气象宣传科普工作人员综合素质;二是做大兼职队伍,鼓励科研、业务人员参与气象宣传科普活动;三是做活志愿者队伍,吸引气象信息员、志愿气象观测员、气象爱好者和大中小学生等参与宣传科普活动;四是做精专家队伍,邀请行业高校、科研机构、业务单位的高层次专家等积极参与气象宣传科普工作。

  、经验启示

  一是搭平台让科普人才有展示舞台。建立了天津市气象科普教育基地,基地向社区、学校、农村不断延伸,科普人才讲解气象知识,增强气象科普宣讲能力。策划全市气象部门科普讲解大赛,搭建舞台展现天津气象人风釆。

  二是重锻炼让科普人才在实践中成长。大力推进气象科普“四进”活动,以全国科普日等大型气象科普活动为契机,开展户外科普宣传活动,使团队人员实现了从生手到熟手再到专家的转变,为天津气象科普工作顺利开展形成有力支撑。

  三是建制度让科普人才获得可靠保障。印发了气象宣传科普工作相关管理办法,明确考核机制,健全气象宣传科普工作考核制度,细化考核指标,将宣传科普工作纳入目标考评和督查督办不断完善奖惩机制,对宣传科普作出贡献的团队和个人,在服务表彰、职称评定、绩效奖励等方面给予倾斜;并进一步加大经费投入,建立稳定的宣传经费保障机制,将宣传经费列入年度财政预算,为重要活动科普宣传和工作提供经费保障。

  (责任编辑:徐晓斐)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天津市科学技术协会 版权所有 1996-2017 津ICP备13004064号-1  津公网安备 12010102000762号 
推荐浏览器:IE7.0,FIREFOX 建议浏览器分辨率1024*768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