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走进科协 学会学术 科学普及 决策咨询 人才服务 创新服务 机关党建 预决算公开
   您当前的位置 : 天津市科学技术协会  >  专题回顾  >  学习贯彻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  >  评论解读  >  专家视点
 
【十九届六中全会理论专家系列谈】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以更加昂扬的姿态迈进新征程
2021-12-16 15:49:33   编辑:高雅

  作者:陶希东(上海社科院社会学研究所研究员)

  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以下简称《决议》),开创性提出了“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系统性总结了“四个历史时期”的伟大成就,全局性概括了“十个坚持”的历史经验,这既是“一篇马克思主义的纲领性文献”,更是新时代新征程的全民行动号令。当今,我国处于不可逆转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时期,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和新冠肺炎疫情交织影响,国内外环境更趋复杂严峻,在二十大召开之前的第三个“历史决议”,更具非凡意义。眼下,如何学习好、贯彻好、落实好《决议》精神,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更好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动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建设行稳致远,是一项影响深远、意义重大的关键任务。笔者以为,我们重点需要强化以下几个力量建设:

  着力强化思想建设,激发赓续共产党人红色血脉的精神动力。在一百年的非凡奋斗历程中始终保持顽强拼搏、不懈奋斗、追求真理、坚定信仰、坚强意志等伟大精神力量,是中国共产党不断攻坚克难、不断获取新胜利的强大思想基础。人无精神则不立,国无精神则不强。今天,站在新的历史起点,在新征程的赶考路上,我们会面临更大的风险挑战,更需要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发扬红色传统、传承红色基因,赓续共产党人精神血脉”,形成牢记使命、坚定信心、不畏艰险、勇往直前的持续奋斗精神,做到“信念过硬、政治过硬、作风过硬、责任过硬、能力过硬、作风过硬”,做到“难不住、压不垮”,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不竭精神动力。各级党组织和全体党员干部要认真学习贯彻全会精神,加大社会宣传教育力度,让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入千家万户,让“红色精神血脉”入脑入心,让每个党员干部成为全心全意为民服务的“大我”,让每个普通国民成为快乐平和的“奋斗者”,不断增强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底气,汇聚形成全民团结、勇往直前的磅礴力量。

  着力强化制度建设,增强中国特色的高效能国家治理能力。在新征程上,随着中国经济实力和地位的不断上升,势必带来激烈的国际竞争和复杂的地缘政治格局。对拥有14多亿人口的大国而言,坚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发挥社会主义制度优势,实现高效能、强有力的国家治理,是确保国家总体安全、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和人类发展进步的重大保障。为此,我们要汲取《决议》总结的重大历史经验,顺应时代变化和发展大势,以实现“共同富裕”目标为引领,重点围绕全面从严治党、构建服务型政府、现代市场经济、社会共建共治共享、双碳绿色发展、数字化转型等重大议题,全面深化改革,着力推动体制、机制、政策、法规等制度建设,加大集成创新,提高基本制度、重要制度的竞争力,实现政党治理、国家治理、地方治理的有机统一,城市治理、经济治理、社会治理的有机融合,让强大的国家整体治理能力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保驾护航。

  着力强化民生建设,形成公平包容、共同富裕的社会凝聚力。民者,国之根也,国之大也。坚持人民至上,始终把人民摆在最高位置,全心全意为人民谋福祉,是中国共产党百年发展的宝贵经验。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言,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打江山、守江山,守的是人民的心。踏上新征程,尽管面临各种风险挑战、险滩激流或是惊涛骇浪,但只要守住人民的心,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一定能够实现。这就要求各级党政部门、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等,始终坚持和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以“推动共同富裕”为契机,千方百计推动优抚、教育、医疗、就业、养老、社会保障、文化、体育等民生事业建设,推动形成全地域、全生命周期的均等化公共服务体系和“全龄友好型社会”,努力缩小社会收入和贫富差距,努力消除人们的后顾之忧,减轻人们的社会焦虑和社会戾气,让所有人都能获得更加明显的安全感、获得感、幸福感,过上更加幸福的美好生活,构筑公平包容、共同富裕的强大社会凝聚力。

  着力强化文化建设,提升自强不息的中华民族文化软实力。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文化越来越成为国际竞争的重要影响因素,文化软实力在国家综合国力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重要。《决议》指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的时代精华,这为我国新时代文化软实力建设提供了新方向、新路径。在新时代的“赶考之路”上,我们理应深刻理解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中华文化内涵,创新性发展、创造性转化,从治国理政、国家建设、制度建设、科技创新、传统文化、核心价值观等多个领域,全方位打造具有儒释道精神内核、中国特色的“文化软实力”政策框架与行动体系,形成富有中华千年智慧的国际引领性“治理制度、市场规则、行业标准”,为全面推动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贡献中国智慧、中国方案。

  文章来源:光明日报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天津市科学技术协会 版权所有 1996-2017 津ICP备13004064号-1  津公网安备 12010102000762号 
推荐浏览器:IE7.0,FIREFOX 建议浏览器分辨率1024*768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