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9日,由天津科学技术馆主办的天文讲堂2023年第四期活动在天津科技馆报告厅成功举办。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高级工程师李奇生作了主题为《中国天眼探秘》的精彩报告,200余名观众现场聆听,3万余名网友在线收看。
“天文学是基于观测的学科”,李奇生教授首先介绍了光学望远镜的发展,随着制造能力的提高,望远镜的口径越造越大。一开始的望远镜只有几十厘米的口径,后来逐渐出现了1米以上口径的望远镜。直到射电望远镜的问世,人类对宇宙的探索能力有了新的突破。
接下来,李奇生教授重点介绍了目前世界上最大的单口径射电望远镜中国“天眼”22年的建设经历、各项突破性技术,这背后凝聚着我国科学家们的智慧。天眼在快速射电暴、宇宙中的中性氢、脉冲星观测等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取得了多项举世瞩目的成就。中国“天眼”的建成,实现了我国射电望远镜从追赶世界到领先世界的跨越。
李奇生教授的精彩讲座让大家对我国的大国重器充满自豪,同时又引发了进一步的思考,讲座结束,不少小天文迷们依依不舍,纷纷围住李教授继续追问,李教授耐心细致的一一解答。
天津科技馆《天文讲堂》通过开展免费的科普讲座,向公众介绍重要天象、热门天文事件和公众感兴趣的天文话题,希望引导更多的人仰望星空,热爱天文、探索科学奥秘,启迪科学思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