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岸金秋,丹桂飘香,思想在碰撞,力量在积聚。9月19日,由天津科学技术馆、河西区科学技术协会联合主办的第二期“西岸科技沙龙”活动在陈塘科技商务区管委会三楼报告厅成功举办,河西区委常委、常务副区长崔振平,河西区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李丽君,河西区政协副主席王鸿英和有关单位领导出席活动,包括企事业单位在内的120人参加活动。活动中,4位创新领域专家和2位企业代表分别围绕活动主题,结合各自研究、工作的领域,交流分享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创新的理论观点和生动实践。
一、主旨报告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要加强创新资源统筹和力量组织,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科技大会、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两院院士大会上强调,要扎实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助力发展新质生产力。科技创新为产业创新提供源源不竭的动能,产业创新为科技创新提供不可或缺的现实载体,深刻认识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的融合发展,对于培育更多新质生产力,推动中心城区高质量发展,必将塑造更多发展新优势。
俄罗斯自然科学院外籍院士,乌克兰国家工程院外籍院士,河北工业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檀润华:坚持问题导向,以创新方法应用拓宽思路,解决企业创新面临的挑战。
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提升是发展新质生产力、高质量发展与科技自立自强的基础。任何成功的创新都不是一劳永逸的。为了提升自主创新能力,企业在创新过程中需要采用升维思考与降维执行的新范式。TRIZ/C-TRIZ为升维思考与降维执行提供了理论基础。
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技术创新中心主任陈劲:加快科技创新驱动产业创新的力度。
科技创新驱动,原创性、颠覆性技术创新是关键。科技创新促进产业创新,建成现代化产业体系是关键。要进一步加大对未来产业的谋划与布局,积极发挥市属全国重点实验室、科研院所、高校、中小科技型企业在原创性、颠覆性技术创新方面的作用,进一步发挥大企业在产业创新中的核心作用。要以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紧迫感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筑科技底板、锻创新长板,有力支撑传统产业升级以及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发展。
天津大学管理与经济学部党委书记,管理创新研究院院长,创新方法研究会管理技术分会主任委员毛照昉:以管理创新赋能新质生产力发展。
创新是中国式现代化发展的核心源动力。报告从五类创新介绍入手,统揽管理创新和技术创新在工业4.0发展进程中的典型特征与突出作用,阐释以管理创新赋能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内涵;而后基于精益管理三大核心理念,系统讲解贴近市场、消除浪费和持续改善等方面的理论方法与实践案例;报告还结合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阐述以产教融合推动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创新发展的典型做法和实际成效。对管理创新的理论方法研究与创新实践将全面赋能新质生产力的发展建设,助力国家战略、社会经济和产业高质量发展。
二、现场访谈
围绕活动主题,国家技术创新方法与实施工具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总工程师孙建广与檀润华、陈劲、毛照昉三位专家共同交流,分别从各自角度研讨原始创新、颠覆性创新和未来产业发展议题,并为河西区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创新发展提出对策建议。
三、企业分享
力神电池技能大师工作室首席技师、天津市“海河工匠”崔少华:新能源电池行业的科技创新。
科技创新不是一蹴而就的过程,企业需认识到,只有持续不断地在研发上投入,才能保持竞争优势。新能源电池制造属于新质生产力,通过新材料、新工艺、新技术的引入,对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的提升,起到了重要效果。新质生产力对企业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一是聚焦原始创新:新质生产力要求科技创新必须强化原始创新能力,解决“从0到1”的突破问题,掌握关键核心技术,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二是跨界整合能力:新质生产力要求科技创新人才具备跨界整合能力,能够将不同领域的知识和技能融合应用于实际工作中。三是团队协作能力:新质生产力要求科技创新团队不仅要具有创新能力、持续学习能力,还要有良好的团队合作与沟通能力。只有深入生产现场,才能将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紧密结合。在生产实践中不断提升科技创新能力,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要做好对科技成果的归纳总结,并培养出高效协作的科技创新团队。
新天钢集团联合特钢公司高级工程师、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崔猛:发展新质生产力“老”钢铁带来新招法。
新天钢依托创新寻求新发展之路,企业司法重整后,新天钢持续提升自主创新能力,从建立职工创新工作室、组织开展创新思维培训、开展产学研合作研发、承担政府重大课题、加大研发设备投入、利用知识产权保护核心技术、建立激励机制等方面入手,激发了企业创新活力,迎来了新突破,工程师们也由此摆脱了思维限制,共同推动企业跑出了高质量发展的加速度。
聚智谋发展、创新赢未来。第二期“西岸科技沙龙”活动圆满落幕,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融合发展的步伐稳健向前。“锚定2035年建成科技强国战略目标,以时不我待的劲头,为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贡献力量”,是广大科技工作者聆听习近平总书记在6月24日全国科技大会、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两院院士大会上发表的重要讲话后的共同心声。在新时代科技事业发展实践中,各领域的科技工作者将不断凝聚力量,锐意创新、砥砺前行,共同创造中心城区更加美好的明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