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贯彻落实教育部等十八部门《关于加强新时代中小学科学教育工作的意见》要求,进一步推动我市天文科普教育工作,提高天文、科技辅导教师的专业水平和教学能力,推动我市中小学天文教育发展,11月30日和12月6日,由天津市教育科学研究院课程教学研究中心、天津科学技术馆、天津市天文学会与天津市青少年科技教育协会联合主办的第十届天津市天文科学课程教师培训成功举行,来自全市中小学的240余名天文科学专兼职教师参加了活动。
天津科学技术馆馆长韩晋江、天津市教育科学研究院课程教学研究中心主任赵诗辉出席启动仪式并致辞。韩晋江表示,天津科技馆一直致力于天文科学教育普及工作,天文科学课程教师培训也已历经十余年发展,通过培训,建立了中小学校和科技馆的沟通桥梁,促进了校内外优质科学教育资源整合,实现了校内教学与校外科技教育的有效衔接,拓宽了校内外科学教育人才培养渠道,促进了我市中小学天文教育的普及。赵诗辉指出,多年来中心与天津科技馆精诚合作,围绕天文知识及课程,已实施了九届全市骨干教师培训。在擘画教育强国建设的背景下,天文科学课程教师培训显得尤为重要,天文科学课程兼具知识传授与实践培养,教师在推进天文科普课程中起到了良好的引导作用。此次活动的举办,对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推动天文科学课程教育教学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本次培训既包含了专家报告,又有教师经验分享以及实践操作课程。活动邀请到南开大学物理科学学院现代物理系、北京天文馆科普教育部和科学研究部相关专家做科普报告,报告内容涵盖天文科研前沿,新时期的天文科普,公众天文学发展及2025年重要天象等。此外,中国科普作家协会杨勇老师、天津科技馆天文科普辅导员以及天津市东丽区教师发展中心科学教师结合自身多年工作经验,带领参训教师进行了天文实践活动。
参加培训的教师们纷纷表示,此次活动是一次难得的专业技能培训,通过聆听讲座、动手操作学习了专业的天文知识,提高了自身天文科学教学水平和能力,为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创新能力打下了坚实基础。今后,天津科技馆将持续发挥好天文科普主阵地作用,积极搭建活动平台,持续探索天文科普教育的内容和方法,不断提升天文教师的教学能力水平,为我市天文科普教育提供有力的支持,推进天文科普教育高质量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