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2日元宵佳节当天,天津科技馆联合天津市天文学会举办了“闯关答题闹元宵,观灯赏月度佳节”系列活动,白天打卡猜灯谜,夜晚科学赏月,吸引了线上线下700余人参与,大家在热闹的节日氛围中感受科学魅力。活动受到了天津电视台、天津日报、津云等多家媒体采访报道。
白天,“闯关答题闹元宵”三大主题活动精彩纷呈,吸引了大量观众参与。活动现场,蛇年主题打卡点前人头攒动,观众们纷纷驻足拍照留念。在持续2.5小时的线上智慧闯关活动中,400余名观众积极答题,成功领取了精美的蛇年灯笼。
与此同时,科技名人园内举办的“科学闯关活动”吸引了现场100多名青少年踊跃报名。活动采用“一站到底“的竞赛形式,小选手们通过层层闯关,最终赢取了科技探索营“科粉盲盒”和纪念徽章等特色奖品,现场气氛热烈,观众们热情高涨,欢声笑语连连。
元宵节既要赏灯更要赏月,元宵节是每个农历年第一个月圆之夜。夜幕降临,第一期天文讲堂活动如期举行,天文科普专家魏晓凡为200余名观众带来《科学赏月:广寒宫参观姿势小攻略》的精彩讲座。月亮是离地球最近的星球,也是人类在太空中“最熟悉的陌生者”——貌似司空见惯、周而复始,实则奥秘深邃、看点众多:它的运动真的那么单调吗?它的地貌只有“山”和“海”吗?魏晓凡老师介绍了月球的多种运动和原理,以及月面的地貌特征,幽默诙谐的语言使复杂的科学原理变得通俗易懂,现场观众听得入迷,时时传来阵阵欢笑,精彩的讲座引发了大家对月球、对星空的思考。
讲座结束,一轮圆月已升高,大家举着制作好的灯笼来到科技馆院内,科技馆天文教师和天文志愿者们架起不同型号的望远镜,带领大家使用天文望远镜观测月球、木星等天体,并讲解观测小技巧。不少朋友第一次通过望远镜观测高清月球和木星,被望远镜中的景象深深吸引,纷纷拿出手机拍摄留念。
天津科学技术馆以元宵佳节为契机,依托传统民俗与科普实践深度融合的模式,精心策划系列寓教于乐的科技文化活动。今后我馆将持续深化"场景化科普+文化传承"的特色实践,通过构建"传统节日+现代科技"的多元科普矩阵,在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的同时,着力培育全民科学思维。未来我们将聚焦"科普供给侧改革",以优质内容生产为核心,以创新传播方式为抓手,打造具有示范效应的科普品牌活动集群,助力全民科学素质提升工程,为构建政府主导、社会协同、全民参与的科普发展新格局贡献智慧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