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走进科协 学会学术 科学普及 决策咨询 人才服务 创新服务 机关党建 预决算公开
   您当前的位置 : 天津市科学技术协会  >  主题宣传
 
天津英烈——赵天麟:尚勤、尚朴、惟忠、惟诚
2021-04-02 11:16:00   编辑:岳桐树

  赵天麟(1886.7.6 -1938.6.27),字君达,革命烈士,天津市人,著名爱国教育家。赵天麟生于1886年,是天津市最早建立的官立中学堂(现为天津三中)首届毕业生;后考入北洋大学(今天津大学)法律系,并成为北洋大学堂首批派往美国的留学生;1909年毕业于美国哈佛大学法律科,获法律博士学位,并被授予哈佛大学金钥匙一枚。回国后任北洋大学法律兼理财学教员。1914年,他被任命为国立北洋大学校长。掌校期间,提出“实事求是”的校训并被沿用至今。1915年,天津法租界当局计划侵占老西开地区,天津一批绅商发起成立天津维持国权国土会,由赵天麟担任副会长。1916年,在老西开事件中,赵天麟在抵制法国的运动中担任重要角色。五四运动后,当局令校方采取高压手段阻挠学生罢课,赵天麟愤而辞职。1920年,出任开滦矿务局协理。1934年出任天津耀华中学校长。提出了“尚勤、尚朴、惟忠、惟诚”的校训,简称 “勤朴忠诚”并被沿用至今。在天津被日军占领后,赵天麟曾抵制占领当局推行的“亲善”教育,拒绝日军武装入校参观。1938年6月27日清晨赵天麟步行去学校途中,突被日本宪兵队暗杀团的两名特务枪杀,中弹牺牲,时年52岁。1992年2月24日,经国家民政部批准,追认赵天麟校长为革命烈士。1995年,在耀华中学图书馆前,铸造了赵天麟烈士铜像,以供全校师生及一切爱好和平的人士瞻仰。

  赵天麟总结了北洋大学多年的办学经验,概括出了“实事求是”四个字,以之教导师生,作为“校训”镶刻在钟形红棕色铜牌校徽上,一直承袭至今。他以实事求是的精神对待科学技术知识, 对昔日的北洋大学和今天天津大学的教学科研、 教书育人起到积极的作用,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赵天麟担任校长期间,坚持实事求是,脚踏实地创造和改善办学条件,进行了多方面的调整和建设。他调整校舍布局,建造比较完善的操场、球场、教员住宅、学生宿舍、凉亭、花园;注意不断充实图书馆藏书,使当时北洋大学图书馆内中西图书、中西刊物、法律书报刊物等藏书拥有量在全国名列前茅。他还组建了一批实验室,例如矿物实验室、岩石实验室及机械工厂,还有自然地质标本、矿物及岩石标本、经济地质标本等陈列室,当时名列全国之首。他的出色的工作为北洋大学后来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1920年,赵天麟任开滦矿务局协理。由于他在教育界的声望, 1934年赵天麟又被邀请出任天津耀华中学第三任校长。他主持学校工作后,以“勤、朴、忠、诚”为校训,严格选择师资,在教育工作中要求德智体三育并重,受到全校师生的爱戴, 取得斐然成绩。1936年,天津中等学校举行首届会考,耀华中学高中毕业生总成绩和个人成绩均列第一名。

  1937年天津沦陷,日本侵略者建立起残暴的殖民统治。赵天麟对此怒火中烧,决心为抵抗日本的殖民统治而斗争到底。同年12月12日,他邀请租界区教育界50多位校长和教师召开秘密会议,他在会上作了慷慨激昂的爱国演说,号召不买日货,永不当亡国奴。并把耀华中学作为爱国斗争的一个据点。1937年校庆时悬挂中国国旗,率领大家高唱中国国歌,反对日本进入学校。

  赵天麟是抗日爱国的教育家, 1948年他牺牲十周年之际,耀华中学将学校图书馆定名为“君达堂”以示纪念。天津大学、耀华中学无疑是当今天津重要的大学与中学之一,这两所学校都与著名教育家赵天麟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赵天麟倡导的“实事求是”的精神, 对昔日的北洋大学和今天的天津大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天津市科学技术协会 版权所有 1996-2017 津ICP备13004064号-1  津公网安备 12010102000762号 
推荐浏览器:IE7.0,FIREFOX 建议浏览器分辨率1024*768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