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走进科协 学会学术 科学普及 决策咨询 人才服务 创新服务 科协“十大” 预决算公开
   您当前的位置 : 天津市科学技术协会  >  通知公告
 
关于推进2025年全国科普月有关重点活动的通知
2025-07-03 08:49:25   编辑:岳桐树

各市级学会,各区、各高校、企业科协,各在津全国科普教育基地,各有关单位:

  日前,中国科协印发《关于2025年全国科普月有关重点活动安排的通知》(科协普函基字〔2025〕4号),对全国科普月期间举行的“科普之光”首届全国科普月大型网络展播活动征集、“典赞·科普中国”百佳科普案例征集、系列联合行动等重点工作做出部署安排。按照工作要求,为推动全市各有关单位积极参与全国科普月活动,集中打造特色亮点活动,扩大影响力、服务力,现将相关工作安排发送你们,请结合实际积极参与、推动落实。

  一、“科普之光”首届全国科普月大型网络展播活动征集

  (一)活动主题

  追光逐梦,科普中国行

  (二)活动时间

  征集时间:即日起至2025年8月15日

  (三)征集内容

  按照“报送-遴选-展播”工作流程,重点挖掘整合一批高质量科普作品,结合“科普中国”科普资源集中开展专题展播。展播活动开设寻初心、悦科普、探创新、向未来和慢直播五个主题版块,在全国科普月期间将连续开展30天,多维度展示各地科普成效、科技成果、科学家精神、特色场馆、民生科普、科学文化等。主要征集内容如下:

  1.全国科普月活动精剪视频。围绕各区各部门在全国科普月期间开展科学展演、主题嘉年华活动等录制科普视频,突出展现地方活动亮点与特色。

  2.科普场馆、科普教育基地探访视频。聚焦科普场馆及科普教育基地的独特风格与科普亮点,拍摄制作科普视频,充分展现其在传播科学知识、弘扬科学精神、服务社会公众等方面的重要作用。

  3.大国重器类科普视频。聚焦大国重器、大型科研实验装置等创作科普视频,集中展现科技强国建设取得的重大成果。

  4.国家重点实验室类科普视频。围绕国家重点实验室的科研方向、前沿技术、重大成果及创新团队等方向的科普视频,展现国家重点实验室的创新活力与独特价值。

  5.院士科技报告精剪视频。围绕两院院士科技报告的核心内容,制作精剪版科普视频,准确传达鲜明观点与科技前沿信息。

  6.科幻作品解读类科普视频。围绕经典或热门科幻作品创作科普视频,深入剖析作品中的科学概念、技术设定与科学幻想。

  7.青年科技人才培养类视频。围绕“英才计划”“青少年科创大赛”等项目创作系列科普视频,深入挖掘培养项目中甘为人梯、奖掖后学的科学家精神以及青年科技人才提升科技创新能力的生动实践。

  8.慢直播形式科普视频。结合各单位、各级各类科普(教育)基地丰富的科普资源,围绕星空观测、野生动物监测、地质和生态观测等方面,创作沉浸式慢直播形式的科普视频。

  (四)有关要求

  1.展播活动由“科普中国”提供播出内容遴选整合、拉流播放技术、多平台播放渠道推广等服务。报送内容应具备完整图像、声音、字幕,画质清晰(画面分辨率不低于1920×1080),码流不低于5-8M/s。视频格式为MP4,视频画面干净,不带角标、台标、水印或标识,不插入任何商业广告。视频对白、旁白、解说等须添加中文简体字幕,汉字使用应规范、准确。

  2.请各单位对报送内容进行严格审查把关,确保播出内容无版权争议、质量问题,无科学性问题、无意识形态错误,不存在言论不当及商业内容等风险。

  3.请各单位于7月25日前填报信息表(见附件1),加盖公章。将Word版和PDF版发送至skxkpb@tj.gov.cn(邮件主题请注明单位名称+“科普之光”展播活动)。8月15日前,“科普中国”将沟通入选单位提供拟参与展播的视频原文件以及版权、传播权和内容审核确认单。

  4.请各单位及时做好观看人数、互动量、话题热度等活动数据统计反馈工作。后续将结合全国科普月总结工作对展播活动组织动员有力、亮点特色突出、服务基层有效的单位予以表扬。

  二、“典赞·科普中国”百佳科普案例征集

  (一)征集内容

  挖掘和宣传一批具有时代感、传播性、引领力的科普实践案例,展示基层科普创新模式,诠释科普服务国家战略、助力民生改善的具体成效。征集分为科普作品传播、科普活动服务、科普阵地建设等三类。

  1.科普作品传播类。面向已出版和发布的具有较高传播量和群众口碑的图书、短视频、短剧、影视作品等原创科普资源,征集一批宣介国家重大科技政策和战略部署、引导公众认识和正确使用科技成果、启迪科学思维和科学方法、引领塑造科学文化氛围的作品案例。此类案例应兼具科学性、思想性、艺术性和趣味性。

  2.科普活动服务类。针对各类科普主体面向公众开展的线上线下科普活动,征集一批以科普讲座、科学实验、科普剧目、科普游戏等群众易于接触、乐于接受、喜于参与的方式组织开展科普活动的优秀案例。此类案例应具备鲜明的科普属性,有利于激发公众对科学的理解和参与热情,特别是激发青少年的好奇心、想象力和探究欲;有利于传播科学的思想和方法,弘扬科学精神和科学家精神。

  3.科普阵地建设类。面向科技馆、科技类博物馆、全国科普教育基地、科技小院等常态化向公众开放的科普阵地,征集展览展陈展示的精品案例、特色科普服务模式等。面向科技企业、高校、园区、科研院所等经常性向公众开放的实验室、生产线等展陈场所,征集科技成果科普化展陈的创新案例等。此类案例应体现较强的科技感、场景感和互动性。

  (二)工作安排

  征集工作将按照“报送-推选-录制-推广”分阶段推进实施。

  1.动员报送阶段(7月上旬)

  请各单位广泛动员社会力量,深入挖掘本领域和本地区的优秀科普案例,通过征集系统及时报送。每个单位报送同一类型案例不超过2个,案例应为2024年1月1日以来组织开展的工作。

  2.专家推选阶段(7月中旬)

  中国科协将组织专家梳理科普案例,最终推选出100个优秀科普案例,其中,科普作品传播类案例不超过40个,科普活动服务类案例不超过30个,科普阵地建设类案例不超过30个。

  3.录制播出阶段(7月下旬-8月底)

  根据典赞节目制作需要,对推选出的部分优秀案例进行拍摄录制,拟在8月底播出。

  4.推广展示阶段(9月初-10月底)

  通过各大新闻媒体和网络平台对优秀科普案例和科学领域流言榜进一步宣传推广。

  (三)有关要求

  1.请各单位立足工作实际、紧贴科普工作主线,认真做好科普案例组织报送、宣传展示等工作。优先推选方向正、群众认可、社会效益显著的典型案例。案例应具有较强代表性、创新性、引领性,且可复制、可推广,具有较强的传播价值。

  2.请各单位填写《2025年度“典赞·科普中国”科普案例信息表》(附件2),加盖公章。将Word版和PDF版发送至skxkpb@tj.gov.cn(邮件主题请注明单位名称+“典赞·科普中国”科普案例)

  3.案例报送截止日期为2025年7月8日。

  三、系列联合行动

  按照首个全国科普月有关安排,各市级学会、企业科协、高校科协、全国科普教育基地、科技小院等开展联合行动,着力打造系列重点特色活动,带动全社会广泛参与,合力提升科协组织动员力、服务力和影响力。

  (一)市级学会联合行动

  1.参与对象

  市科协所属学会、协会、研究会、促进会

  2.重点任务

  (1)科普报告话前沿。组织专家深入高校、科研院所、企业,面向大学生和青年科技工作者举办高频次、互动性、跨学科的高端科普报告,深入企业开展科技咨询,服务科技创新。

  (2)科普报告进基层。组织专家学者,深入农村、社区,面向广大社会公众开展科普咨询、科普报告等形式多样的科技服务,服务公民科学素质提升。

  (二)高校科协联合行动

  1.参与对象

  各高校科协

  2.重点任务

  (1)共探高校星火馆。推动高校开放实验室、博物馆、标本馆、工程中心、科学中心等科研科普设施。在全国科普月期间组织高校开展“千名青年共探星火馆”活动,录制形成视频资源,号召青年教师、大学生科技社团骨干学生、本科生、研究生等科技志愿服务队成员以生动有趣的语言和形式,引导公众探索畅享高校星火馆,普及科学知识,传播科学思想,弘扬科学家精神。

  各高校星火馆项目支持单位按照项目要求落实项目任务,在全国科普月期间组织开展集中性特色科普活动。

  (2)百场科学大师剧进校园。编创演出科学家故事舞台剧,开展区域性集中展演,以文艺形式讲好科学家故事,生动展现我国杰出科研人员的崇高精神、高尚品格、模范行为和高标准责任伦理,生动诠释科学家精神。

  (三)企业科协联合行动

  1.参与对象

  各园区科协、企业科协

  2.重点任务

  (1)主题科普活动。各园区科协、企业科协结合自身特色,面向青少年、产业工人、农民、老年人等群体开展系列主题科普活动,为公众提供多元化、高质量、高频次的科普服务新体验。

  (2)万企场馆探未来。各园区科协、企业科协通过改进科技成果的科普化展示方式,举办园区(企业)开放日活动,向公众开放实验室、生产线等科研、生产设施,邀请社会大众走进园区(企业)相关展厅了解科技创新成果。

  (3)科普讲座话前沿。各园区科协、企业科协聚焦人工智能、先进制造、新材料等前沿领域,组织院士、专家、学者开展科普讲座,并通过网络平台等扩大传播效果,启迪科技工作者创新思维。

  (4)科普产品创作营。各园区科协、企业科协围绕新质生产力发展要求,结合现代化产业发展趋势,制作AR/VR科普产品供公众体验;创作科普短视频等科普产品,分享科研经历、创新故事,弘扬科学家、企业家精神。

  (四)科普教育基地联合行动

  1.参与对象

  各级各类科普教育基地

  2.重点任务

  联合行动主要包括“千家基地展创新”、科普CityWalk路线征集、“探寻科学宝藏”短视频创作三项重点特色活动。8月10日起,科普教育基地可通过全国科普月平台科普教育基地联合行动专区,发布“千家基地展创新”活动信息、提交科普CityWalk路线图片、上传“探寻科学宝藏”短视频。

  (1)千家基地展创新。科普教育基地依托自身特色科普资源,围绕前沿科技发展、基础科学研究成果、生活中的科学等领域,组织开展前沿科普展、科普讲座、主题研学、实验室参观等科普活动,展示科技创新成果及应用、传播科学文化、弘扬科学精神和科学家精神,激发公众特别是青少年对科学的兴趣,增进对科技创新的自豪感和认同感。尤其鼓励基地加强对基层地区的科普服务,利用自身资源和科普服务队伍,到学校、社区等地组织开展各类科普活动,将优质科普资源送到基层一线,打通科普的“最后一公里”。

  (2)科普CityWalk路线征集发布。科普教育基地根据自身类型、领域和特点,结合所在地周边不少于2家其他相关科普、科学文化场所,围绕一定主题设计制作图片形式的主题科普CityWalk路线,展示科普阵地特色,引导公众开展主题式科普探索之旅。请各基地将图片上传至全国科普月平台,中国科协择优发布。

  (3)“探寻科学宝藏”短视频创作。科普教育基地围绕以下主题开展短视频创作,让公众直观感受科学的魅力,激发好奇心和探求欲,扩大科普教育基地社会影响力。

  基地探馆。通过短视频带领公众进行基地游览和探索,展示基地内容和特色,吸引更多人走进基地。

  标志性展品。通过短视频向公众讲述标志性展品的科学原理、重要代表意义、背后的故事,展现我国科技发展成就和科学家精神。

  特色科普活动。通过短视频呈现基地特色科普活动和精彩瞬间,提升公众对科普的兴趣,提高基地关注度。

  短视频应主题明确、内容充实、亮点突出,便于通过新媒体平台传播,分辨率不小于1920×1080(1080p),MP4格式,时长建议不超过3分钟。

  (五)现代科技馆体系联合行动

  1.参与对象

  现代科技馆体系相关单位

  2.时间

  2025年7—10月

  3.重点任务

  (1)流动科技馆、科普大篷车进基层巡展。流动科技馆和科普大篷车项目基层运行单位积极联动学会、学校、企业、科研院所、科技科普志愿队伍等各类科普主体,共同开展“流动科普百县千车万里行”活动。

  (2)科学一千零一夜。各级各类科技馆、自然馆、文博馆等紧扣“提升全民科学素质 夯实科技强国基础”主题,结合各自资源优势,通过开放夜场参观,开展科学实验和科普短剧表演、打卡探馆、科普讲座、互动游戏、科学观影等特色教育活动,开展“探馆联动活动”“科学创意嘉年华”“夜探博物馆”“博物馆奇妙夜”等各具特色的“科学之夜”活动。

  (六)科普阅读进万家行动

  1.参与对象

  各出版机构、图书馆、书店、社区文化中心等相关单位

  2.活动主题

  阅见科普,智启九州

  3.活动时间

  2025年9月1日—30日

  4.重点任务

  围绕科普创作与阅读,面向科普作家、科技工作者及公众,举办系列交流活动,发布科普书单,搭建作者读者沟通桥梁,点燃公众科普阅读热情。

  (1)“阅见科普,智启九州”科普阅读品牌系列交流活动

  邀请知名科普作家、科学家、出版人进行高质量对话或主题演讲,围绕AI与未来、生命科学奥秘等热点举办活动,并设置读者互动问答环节,依据作家意愿及图书情况可增设图书签售。

  中国科协将在全国范围内选取10-15个重点城市,在当地图书馆、书店、社区文化中心等地组织开展相关活动。如有参与意愿,请于728日前与天津市科协科普部沟通、提交工作方案。

  (2)“阅见科普,智启九州”科普书单发布

  市科普作协携手出版社及图书馆领域的专家,紧扣活动主题,精心甄选并发布“阅见科普”科普书单,并与相关单位进行联合推广。

  积极打造线下展示环节,在部分科普阅读活动现场同步设立“阅见科普”品牌互动体验区,集中展示特色活动成果与精选书单。

  (七)有关要求

  一是广泛动员。请各学会、各区科协广泛动员相关单位开展活动。8月10日起,各方可通过全国科普月平台(www.kepuyue.com)或“科普中国”网站(www.kepuchina.cn)发布重点活动信息,获取宣传资源,供公众了解参与。为便于抓取特色活动、予以重点呈现,发布活动时请突出标记活动品牌。

  二是宣传联动。8月20日前,市科协将根据中国科协统一部署,通过全国科普月平台推荐各联合行动重点活动,开展宣传联动。

  四、联系方式

  1.“科普之光”首届全国科普月大型网络展播活动征集

  联系人:李  铮   联系电话:27128948

  2.“典赞·科普中国”百佳科普案例征集

  联系人:齐  伟   联系电话:27128948

  3.系列联合行动

  联系人:杨  泉   联系电话:27121418

  附件1.“科普之光”首届全国科普月大型网络展播活动信息表

  附件2.2025年度“典赞·科普中国”科普案例信息表

  天津市科学技术协会

  2025年6月30日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天津市科学技术协会 版权所有 1996-2017 津ICP备13004064号-1  津公网安备 12010102000762号 
推荐浏览器:IE7.0,FIREFOX 建议浏览器分辨率1024*768以上